韩国某军工企业前职员郑某被国内间谍组织收买,险些把能够摧毁韩国军队GPS(卫星定位系统)技术的GPS电波干扰技术交给北韩。
这件事引发了对韩国军工企业安全问题的担忧。
目前在韩国防卫事业厅登记的军工企业有90多家。
这些企业的安全业务根据防卫产业安全业务训令,分别由军工企业联合会性质的防卫产业振兴会和各地区机务部队管辖。
防卫产业振兴会负责安全教育等业务,各机务部队负责监督这些企业根据训令是否建立完善的安全设施,并每年进行安全监查。
但实际上负责企业安全工作的是该企业雇用的安全主管。
也就是说,企业自己评估自己的安全水平。
一位军工企业有关人士说:“安全主管大多是负责情报业务的机务司出身,不会因为企业雇用了自己而忽视安全管理。
军工企业的安全事故将根据军事安全规定依法严惩。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该企业将被限制参加各种竞标,所以企业都非常重视安全问题。
”
但如果曾负责机密安全工作的职员辞职,就要另当别论。
军方安全有关人士说:“如果不是具有泄密的嫌疑等极个别的情况,即便是曾负责核心机密的职员,也不可能监视其一举一动。
从现实上看也不可能。
”据悉,郑某为了购买火箭定位搜索天线,曾与美国企业进行了接触,这家企业认为郑某很可疑,所以向韩方举报。
而在此之前,机务司令部、警方、国家情报院等安全当局对郑某的违法行为一无所知。
军工企业有关人士说:“这只能取决于职员个人的良心和国家观。
像郑某一样,如果北韩间谍要花大价钱购买情报,很难抵挡诱惑。
”据悉,对军工企业供应商的管理也漏洞百出。
军工企业和普通企业一样有很多供应商。
很多军工企业甚至与数千家供应商进行交易。
但防卫事业厅连有多少家军工企业供应商都不知道。
一位军工产业消息人士说:“虽然安全训令中有关于军工供应商的规定,但几乎被无视。
即使核心军用武器的零配件丢失,也很难层层追查下去,而且隐瞒丢失情况也很难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