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半岛

翻看俄罗斯火箭组丢弃的资料 世界号37万个零部件实现国产化

世界号发射的三个主角与300家企业的500名工程师

李永完/崔仁准 朝鲜日报记者

查看韩文原文
21日,韩国自主开发的宇宙发射体世界号(KSLV-ll)离开高兴郡罗老宇航中心飞向太空。虽然最终未能将卫星模拟体成功送入轨道,但让一级火箭4个发动机毫厘不差地同时启动的聚集(clustering)和火箭高空点火等核心技术在首次试验中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外媒也评价称:“韩国虽然在首次试射中还差一步,但成为自主卫星发射国已成定局。”这是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航宇研)和韩国300多家企业的工程师在过去的11年零7个月里克服了无数困难取得的结果。

◇ 翻找垃圾桶实现零部件国产化

航宇研韩国型发射体开发事业本部长高正焕(音)从2010年开始领导世界号的研发工作。他在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获得卫星研究博士学位,2000年加入航宇研后开始着手火箭研究。他表示:“在美国,不会让外国人参与像火箭这种敏感的研究。”

▲ 主导世界号发射的航空宇宙研究院开发组
高正焕是韩国火箭开发的见证人。从2000年韩国最早的液体燃料火箭KSR-3号的发射,到韩俄共同开发罗老号,再到此次世界号,2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发射体的研究。他曾经收集罗老号开发当时俄罗斯工程师留下的纸张熬夜翻译,甚至对丢弃的油进行分析。

他亲自开发了火箭零部件和材料,并走遍全国寻找能够制造陌生零部件和材料的企业。最终,在世界号的37万个零部件中,除了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使用了成品以外,94.1%的零部件实现了国产化。他表示:“在明年5月的第二次发射中,一定要迈过最后一道坎。”

◇ 无视韩国的俄罗斯也提议共同开发

航宇研发射体发动机开发团团长金镇汉(音)主导了世界号开发的最大难关——液体燃料火箭的商用化。他从罗老号项目开始参与火箭发动机的开发,并于2018年成功发射了75吨发动机试验用火箭。韩国是全世界第七个取得这项成果的国家。在海外,凭借自主技术开发火箭发动机平均需要10年的时间,而韩国仅用了7年半就成功实现了实飞。

世界号的核心动力——75吨发动机的开发经历了大量的试错。在地面燃烧试验过程中,设备曾因爆炸发生故障,发动机也因燃烧不稳定而多次发生爆炸。发射日程因此被两度推迟。最终,研究团队经过20多次更换火箭发动机设计,184次共计18290秒的燃烧试验,提高了发动机的完成度。金镇汉表示:“在罗老号项目当时,俄罗斯研究组曾无视我们称,‘韩国真的要造发动机吗?’但在液体燃料火箭实现商用化后,俄罗斯提议进行共同开发,对我们的技术实力给予了认可。”

输入 : 2021-10-25 15:07  |  更新 : 2021-10-25 15:12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