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诺禾致源测序中心的手动操作实验室。/ 诺禾致源
- ▲ 制图 = 李撤元
基因组(genome)指的是生物体拥有的全部遗传信息的总和,人的身高等身体外在特征,以及疾病风险和药物反应等特性都会通过基因组体现出来。如果将基因组比作一本书,基因则是这本书中的每一个句子。最近,精确解读遗传信息的技术已经高度发达,通过基因组分析已经可以区分个人。这就是为什么基因组信息被归类为非常敏感信息的原因。
在韩国设立了子公司的诺禾致,由曾在基因组分析领域全球排名第二的企业——北京基因组研究所(BGI)担任副总裁的李瑞强于2011年创立。该公司曾在2023年将从台湾获取的基因组数据传回中国大陆,从而引发争议。当时,台湾媒体《自由时报》等报道称,诺禾致源本通过台湾代理公司低价承接学校、医院等机构的基因组检测项目,然后将检测工作交给海外的中国企业进行检测。这引发了人们对台湾人的基因信息可能被泄露到中国大陆的担忧。
中国基因分析企业出现信息外泄的争议并非第一次。路透社曾在2021年报道称,中国BGI收集了52个国家800多万名孕妇的基因组数据用于人口遗传学研究,且涉嫌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共享。当时路透社报道称:“这些数据可能被用于开发仅针对美国人和粮食供应体系的变异人工病原菌”。
- ▲ 制图 = 李撤元
韩国也在构建生物大数据
专家们表示“韩国人的基因组信息可能会泄露给中国”,提出了主权层面的担忧。他们担心,拥有大规模生物数据的国家可能会利用这些数据开发出对特定国家国民最有效的新药,从而加剧对药品的依赖。此外,流向海外的基因组数据还存在被黑客攻击的可能性。实际上,2023年,美国基因组企业23andMe的690万名客户的基因信息遭到了黑客攻击,其中主要是犹太裔和中国裔客户的基因信息。
此前,美国和中国将基因组数据划归安全问题,实施了相互制裁。今年1月,美国国防部将BGI集团及其子公司MGI等指定为“中国军事企业”,理由是基因组分析企业支持中国军队。对此,中国宣布禁止进口全球最大基因组分析企业美国依诺米那的基因分析设备。中国政府表示:“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禁止基因测序仪出口到中国。”韩国生物协会副会长李承奎(音)说:“基因组数据是产业与安全相结合的新的产业战场。必须建立能够在国内收集和分析国民基因组数据的生态系统。”
韩国去年启动了针对100万人的“国家综合生物大数据构建项目”,旨在构建包括基因组在内的生物大数据。该项目以2032年完成为目标,从国内体检机构、大型医院等处收集经患者同意的检体,由国内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基因组分析。计划将由此获得的资料与AI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新药开发、精准医疗、疾病预测研究等多个领域。负责国家综合生物大数据构建项目的首尔大学教授白笼民说:“生物大数据不仅是精准医疗和生物研究的工具,更是决定韩国命运的国家战略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