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韩国海军张保皋-Ⅲ Batch-Ⅰ潜艇。,韩国造船业界已转向和Batch-I相比性能大幅得到提升的Batch-Ⅱ型号,以参与加拿大潜艇的竞标。这种潜艇采用无需空气的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AIP)和锂离子电池,可在水下执行任务3周以上,最大航程可达7000海里(约1.29万公里)。Batch-Ⅱ 1号舰(首艇)的下水仪式也将在今年内举行。/韩华海洋
此前,卡尼上个月在德国柏林会见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时表示:“我们已选定韩国和德国作为加拿大海军新一代潜艇采购项目的最终候选国。”卡尼随后还参观了位于德国基尔的蒂森克虏伯海洋系统公司(TKMS)造船厂。他在现场预告称:“今年秋天,我会亲自访问韩国造船厂。”
德国和韩国正相继对卡尼展开关乎生死的最后宣传战。如果成功中标加拿大潜艇项目,将成为韩国历史上单笔国防出口合同中规模最大的一笔。为了迎接卡尼,韩华海洋和HD现代重工的“One Team”正在准备全力宣传战。业界有意见认为:“迫切需要韩国政府和民间全力投入配合卡尼访问造船厂。”
- ▲ 制图 = 朴祥勋
加拿大潜艇项目仅12艘潜艇的建造费用就高达200亿美元(约合28万亿韩元)。建造后,还需要进行几十年的维护、修理和检查(MRO),如果将这些费用计算在内,整个项目的总规模最高可达60万亿韩元,是一项超大型项目。韩华海洋和HD现代重工的“张保皋-III Batch-II”型号与德国TKMS的212CD型号正在展开竞争。如果韩国成功中标,韩华海洋和HD现代重工等相关企业将在未来几十年里拿到稳定的收入。尤其是这意味着韩国的技术实力将得到曾由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少数国家垄断的市场的认可,意义重大。
全球军工行业将这次的两强对决评价为“师徒对决”、“潜艇强国与新兴国家”的对决。在事实上在一直由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少数潜艇先进国家垄断的潜艇出口市场上,韩国是个新手。虽然韩华海洋2011年向印度尼西亚出口过潜艇,但加拿大是与美国共享核心信息的“五眼联盟(Five Eyes)”成员,因此这次的订单战是不同层次的挑战。
韩国的优势在于世界顶尖的造船业基础和快速的生产能力。鉴于加拿大强调遵守交货期以尽量减少老旧战斗力的空白,有评价认为韩国处于优势地位。韩国提议在2035年前至少交付4艘潜艇,以配合加拿大海军现有潜艇从2035年开始逐步退役的日程。但据说德国在同一时期只能交付1艘。
德国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就一直在开发和运营潜艇的潜艇强国。尤其是德国作为北约成员国,与加拿大等国强调“政治经济同盟”。此次参与竞标的潜艇型号也被强调是适合位于北极附近的加拿大极地环境的设计。
能打开北美潜艇市场的大门吗?
在国防技术方面,韩国和德国似乎已通过了加拿大的标准。加拿大国防采购部长斯蒂芬·富尔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军事条件已经得到满足”,还提出了新的经济效果标准。他表示:“现在关键在于谁能为加拿大提供最佳的经济成果。”对于没有潜艇建造能力的加拿大来说,他们不仅要购买武器,还将技术转让和创造就业机会等“本地化”视为核心条件。
韩国和德国的最后一轮“推销”也集中在经济效果上。TKMS强调技术转让,称:“如果加拿大愿意,我们可以在当地建设制造设施。”还提出了通过建立当地维修和维护中心来削减运营成本和创造就业机会。对此,韩华海洋与全球防务企业Babcock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着手获取当地的供应链。Babcock在加拿大已有17年以上的潜艇运营和维护经验。一位造船业相关人士说:“加拿大政府对两国潜艇的基本性能都给出了及格分。现在迫切需要政府层面提供折衷的贸易提案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