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即将举行韩美首脑会谈的韩国总统李在明(左)和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右),需要结束不完整的关税谈判,开始安保谈判。/ News 1
但与普遍看法不同的是,有时两国关系也会因为失败的首脑会谈而陷入破裂。韩国经历过的最艰险的首脑会谈是1979年6月围绕驻韩美军撤军的问题,韩国总统朴正熙与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在青瓦台正面交锋的会谈。有观点认为这与4个月后发生的10.26事件有关联。1986年10月,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与苏共总书记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之间的雷克雅未克首脑会谈也以失败告终。美国坚决拒绝了经济严重困难的苏联为削减国防开支而提出的“削减50%战略核武器”的破格提议。当天会谈的破裂成为了1991年苏联没落和解体正式开始的转折点。
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在2000年底即将卸任前访问了平壤,决心与朝鲜建交,还派遣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前往平壤进行事先协商。但在建交的最起码条件——导弹问题上未能达成事先协议,于是放弃了访朝。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9年2月在河内举行的美朝首脑会谈,在没有事先协商的情况下召开,因核问题而戏剧性地走向破裂。愤怒的金正恩处决或肃清了多名谈判相关人员。这明确地展示了未经事先协调而直接交由首脑亲自协商的外交交涉可能带来多么危险的结局。
围绕对最近达成的韩美关税谈判结果的解读,韩美两国政府之间出现了分歧,预计将于本月底举行的韩美首脑会谈会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两国政府对牛肉、大米等敏感农畜产品进口的问题存在不同解读,其背景尚不清晰。可能是其中一方有所隐瞒或夸大其词,也可能是对模糊的协议或未达成协议的事项各自进行了利己式的解读。无论原因为何,两国最高权力机构公开表明了相反的立场。如果今后在首脑会谈中再次出现同样的情况,很难想象会带来什么结果。
正如“魔鬼藏在细节里”这句话所说一样,为了将两国的口头协议具体化为文件而进行的后续谈判,会比概括性的口头协议更难谈成。两国都无法继续对农产品的问题含糊其辞。特朗普是在获得锈带和农村选民支持的情况下当选的,应该不会轻易做出让步。关于半导体等商品关税问题的谈判也仍在进行中。除此之外,从比关税谈判更不利的“乙方”立场出发进行的安保谈判,目前才刚刚开始。
美国在与各国的关税谈判中阐明的条件很明确。即,如果想向美国出售商品,就必须接受美国设定的单方面条件。这就是美国正在建立的“新常态”的新国际秩序。是否接受美国的条件是各国的主权选择,但必须自行承担拒绝接受所带来的不利后果。美国在与盟国的安保谈判提出的条件似乎也会遵循类似的逻辑。如果想获得美国的安保支持,可能会被美国要求从对等主义的角度出发,为美国提供相应的军事贡献;如果希望美军常驻,可能会被要求承担所有相关费用。而韩国可能成为第一个试验台。
由现任政府举行的首次韩美首脑会谈要承担起所有这些谈判负担,为了让会谈取得成功,有许多重任在肩。特朗普是否会将他对韩国的不善看法包装为成功的会谈,尚存在疑问。在这个关乎韩国安保和经济长期命运的重要十字路口,李在明总统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