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插图=李撤元
▶前韩国文化部长官李御宁生前也曾批评过高考中的论述题。他写了一辈子的文章,也说对高考论述题缺乏信心,敦促大学觉醒。拿到题目的文学泰斗嘴里不住叹息。“如果是我考这个,麻烦就大了。给的题干如此片面,还让我写自己的想法…。”他警告称,这种论述题有可能比回答对错的客观题造成更大的危害。但当时的首尔大学出题委员长反驳称:“学生们可以答出来”,还引发了一场小争论。
▶韩国高考虽然取消了“杀手题”,但部分题目仍旧难到全球闻名。各科有关高考题难度逆天的谈资都不少。有诗人的作品被拿来出高考模拟题,他自己却一题都答不上,就足以说明一切。又因为题目难得离谱、解题时间过长,补习班的销售额只会继续如日中天。
▶本轮热度的导火索是一位高中化学教师的发帖,他写道:“我断言,即便参加国际化学奥赛并获得金牌的人也拿不到(韩国)高考化学满分。”他指出,高考化学旨在“让年轻学生熟练掌握在规定时间内快速解题的技巧” ,与擅长化学并无关联。化学物理学博士、浦项科技大学校长金圣根也表示:“看过这位老师的文章后,尝试解了那道题,很难在规定时间内找出答案。”
▶韩国高考从过去到现在始终聚焦于考查学生快速准确解题的技巧。高考的本意,即评估学生的广阔思维能力早已难觅踪迹。虽说为了评价辨别力需要调整题目难度,但那种已经迷失方向,不知什么重要,什么不该被舍弃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在这个向ChatGPT提问就能立即得到答案的时代,快速解题的能力又有什么意义呢?在其他问题上,如果批评声高涨多少会有所改善;但教育问题上,始终停滞不前便是韩国当下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