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左)、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右)等为参观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式,正在走向北京天安门城楼。/UPI, 韩联社
其中,中国为了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军队“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前所未有地向各国元首发出了邀请。这显然是想让那些在中国影响力之下的国家排着队看中国炫耀势力。当时有22国首脑出席,除韩国总统朴槿惠外,没有其他西方主要国家首脑出席。当时正值美中霸权对抗尚未全面展开之际,韩国总统与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作为阅兵式最前排主宾并肩而坐的奇异场面,在美国政府和智库的记忆中成为了一段冲击性的黑历史。
10年后的9月3日,在同一地点举行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在世界因新冷战而分裂的这个时期举行的阅兵式,成为了以中国和俄罗斯为主导的反美反西方阵营团结的象征。中国政府为扩大出席国家做了很多外交努力,但外宾只增加了一两位了,而且质量上不如10年前。金砖国家(BRICS)中,除中俄之外,印度、南非、巴西均未参加,原定于两天前逗留在天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SCO)峰会的印度总理也未出席。10年前参加的韩国、埃及、南非总统和联合国秘书长未出席,而朝鲜、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领导人则崭新亮相。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盟国和友好国家用关税谈判和防卫费谈判施加压力,冷落他们,但在新冷战时代,很难找到一个国家敢于冒险背离美国,加入中国的阵营。在中国赶超美国成为霸权国的可能性逐渐减弱的美中争霸的现实,这可能是决定是否参加阅兵式的最大影响因素。特朗普政府对“敌我”区分的敏感,其犀利的目光也是主要的考量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中国邀请朝鲜金正恩与习近平、普京一起坐在阅兵式最前排的主宾席上,似乎是苦思冥想和不得已的结果。
1959年毛泽东、赫鲁晓夫、胡志明、金日成等世界共产主义领导四人组一起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时隔66年,习近平、普京、金正恩再次一起站在这里。在新冷战的世界中,这是与自由民主阵营对抗的极权阵营团结的象征。而且,中国在阅兵式上展示的新型战略核武器也是这三个国家向美国发出的无声威胁。但他们的反美联合能否超越外交炫耀的层面,采取何种具体行动还是未知数。因为为了打破国内外的僵局,朝鲜和俄罗斯必须与特朗普进行重要的战略性讨价还价,则必须用与中国不同的算法敲打计算器。
事实上早已存在的中俄朝三国的团结虽不是什么惊人的大变化,但无疑对韩国是不利的局面发展。金正恩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活动的核心配角出演,很可能以此为代价得到了最高礼遇、疏远已久的朝中关系修复,以及相当实质性的援助承诺。因此,谈判地位得到巩固的朝鲜可能按照“两个敌对国家论”,排除韩国,积极与美国就韩半岛问题进行直接交易,他们很可能达成损害韩国利益的美朝协议。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情况,最好的外交战略是用行动而非言语向美国证明盟国韩国的价值和有用性,从而引导美国自觉尊重和考虑韩国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