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万物相]电子遗产继承

罗志弘 朝鲜日报评论委员

查看韩文原文
▲ 插图=李撤元
2022年6月,拥有1290万订阅者的美国YouTube游戏博主“Technoblade”患癌去世,年仅23岁。其父在YouTube频道代读逝者生前撰写的内容,以此宣布其去世的消息。他生前已与家人商议好死后的频道运营方案。该频道至今仍由遗属管理,持续更新缅怀逝者的内容,或者为癌症研究筹集资金的相关视频。订阅者现已增至2090万,收益均归遗属所有。

▶YouTube规定频道运营者可指定自己死后的账户管理者,并将账户访问权限转移给家人或信任的人。但如果逝者生前没有指定死后的账户管理者,问题就会变得复杂。继承人可以提交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申请访问权限,但YouTube运营方谷歌有可能以保护个人信息为由拒绝。

▶发达国家正陆续出台相关制度,将逝者生前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留下的记录指定为“数字遗产”,并允许作为遗产被继承。2014年,美国出台允许数字遗产像普通遗产一样被继承的法律,目前正在48个州实行。谷歌、苹果、Meta等全球IT企业也实行了提前指定继承人的政策。

▶而韩国没有可供数字遗产作为依据的法律,每当突发死亡事件,争议就会随之而来。想查看智能手机里的亲友联系方式以发布讣告,解不开手机密码也是白费力气。2024年底济州航空客机惨案后,遗属请求三星电子、苹果、Kakao等企业公开死者智能手机里存储的亲友联系方式,却因为个人信息保护原则,无法获取用户ID和密码登账户信息。据悉,最终仅向遗属提供了删掉姓名的电话号码。因为没有法律依据,企业只能优先考虑保护个人信息。

▶韩国拥有146万订阅者的YouTube博主“大图书馆”去世后,外界对其运营的频道及相关收益能否被继承产生了分歧。虽然舆论普遍认为,视频著作权及收益属于继承对象,但没有法律可依。因此,遗属能否获取逝者的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并继续运营频道,仍存在争议。事实上国会自2010年起,曾多次发起旨在将数字遗产继承明文化的《信息通信网络法》修订案,但至今未获通过。相关问题的法制化迫在眉睫。

输入 : 2025-09-10 10:00  |  更新 : 2025-09-10 11:56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