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评论]特朗普的“实力和平”能否用于中东以外的霸权对抗?

以色列和哈马斯屈服于美国的停火压力,达成释放人质等第一阶段协议…特朗普将在中国等事务上采取类似策略,对安全和贸易谈判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李容濬 世宗研究所理事长·前外交部朝核大使

查看韩文原文
▲ 4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右)和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走进白宫东厅,准备举行联合记者会。/法新社
加沙地带在1947年联合国大会决议中被指定为巴勒斯坦的领土,但在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后被埃及占领,在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后被以色列占领。从1994年起,根据以色列与PLO(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之间的《奥斯陆协议》,成为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管辖区域。但自治政府内的强硬武装派系哈马斯于2007年通过武力夺取加沙地带的统治权后,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发生了三次(2008年、2012年、2014年)大规模加沙战争,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平民发动突袭攻击,第四次加沙战争由此开始。

原本只是以色列国内战争的加沙战争,在什叶派新月地带的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武装势力和伊朗、也门胡塞武装组成的所谓“抵抗轴心”对哈马斯的帮助下,开始军事介入,这场战争演变成了国际战争。对此,以色列采取强硬措施,意图彻底消灭哈马斯及其背后的“抵抗轴心”,战争由此扩大成波及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伊拉克甚至伊朗本土的轰炸。美国也参与了拦截伊朗导弹和轰炸核设施。因此,世界一度担忧会再次爆发中东大规模战争,而此前被高估的伊朗的军事力量在以色列面前不堪一击。

在平定“抵抗轴心”后,以色列加强了彻底毁灭哈马斯的攻势,而旨在恢复加沙地带统治权的哈马斯则以居民为盾牌,拒绝投降。进行激烈对峙的以色列和哈马斯屈服于美国早日停火的压力,闪电般地达成了美国提出的“加沙地带和平构想”第一阶段措施。该协议以在24小时内停止敌对行为,在72小时内释放所有人质为核心内容,为陷入战争的中东突然打开了和平之门。虽然双方的强硬派表示了反对,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棋已落盘。

由于哈马斯坚决反对释放所有人质,这次协议原本极难达成,但如今协议达成,特朗普式的“以实力求和平”的战略及其 “实力外交”的手段再次受到关注。哈马斯和伊朗都不敢反对美国达成协议的强烈要求,是因为美国的“以实力求和平”战略在幕后默许并支持以色列对“抵抗轴心”进行大规模攻击的做法很是奏效。这是1980年代冷战时期里根政府制定的战略,也是促成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这一世纪变革的原动力。

当然,这次的第一阶段协议只是个开始,而涉及解除哈马斯武装这一重大难题的第二阶段协议,会是更为棘手的议题。预计以色列将永远阻止哈马斯重返加沙地带,而哈马斯则将不惜一切代价恢复对加沙地带的控制权,双方将展开激烈的对抗。在此情况下,预计美国会继续在第二阶段谈判中发挥强大的“实力外交”作用。即使在第一阶段实施后第二阶段协议流产,对于所有人质已经成功被释放的以色列和美国而言,能减轻人道主义的负担,并获得进一步惩治哈马斯的借口,所以应该不会有太大损失。

如果第二阶段协议也成功达成,实现了解除哈马斯武装,并在加沙地带建立新的统治体系,那么或许能够确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可持续的中东和平体系。美国追求的最终目标是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更具体地说,是除了1980年埃及和1994年约旦与以色列建交之外,还要将特朗普第一任期政府时期促成阿联酋、巴林、摩洛哥与以色列建交的2020年“亚伯拉罕协议”进一步扩大。目的是将这一协议扩展到黎巴嫩、叙利亚、沙特、卡塔尔、阿曼等周边阿拉伯国家。

如果这一目标得以实现,会是中东和平的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而掌握中东主导权的美国有望在乌克兰战争和美中争霸中发挥更强大的领导力。如果“以实力求和平”战略的效果在中东得到确认,特朗普很可能会将类似的战略扩大应用于整个外交政策。这也许会对美国在与韩国等盟国进行安全谈判或贸易谈判时的态度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输入 : 2025-10-14 10:13  |  更新 : 2025-10-14 12:04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