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万物相]AI作弊

金珉彻 朝鲜日报评论委员

查看韩文原文
▲ 插图=朴祥勋
在朝鲜时代最重要的考试——科举中存在不少的舞弊行为,以致于代考的“巨擘”十分盛行。朝鲜后期的李钰所著的汉文小说《柳光亿传》讲的便是巨擘柳光亿的故事。经监考官调查发现从状元到第3名考卷全都出自他手。此外,还有将考试内容密密麻麻抄在小本子或纸上带入考场的“挟册”,相当于“小抄”的祖先。

▶随着技术发展,作弊手段也有所进化。过去,考生会把预想的答案写在手掌或桌子上,如今开始动用电子设备。在2005学年韩国大学入学考试中,被称为“选手”的人在考场里用手指敲击贴在身上的处于通话状态的手机,用敲击次数来传递正确答案,再由考场外的后辈用手机短信将答案传给其他考生。事情败露后,涉事的314人考试成绩被判定无效。此后考场禁止携带一切电子设备。

▶中国的大学入学考试“高考”可谓一考定终身,因此竞争异常激烈,作弊用的设备也是超乎想象。例如,笔尖安装了红外线传感器可自动翻译英语单词的特制笔,可以接收正确答案的尺子,可以看到邻座或后座答题纸的特殊眼镜等。在高考期间为防范作弊行为,DeepSeek等中国AI企业直接停用拍照上传考题解答的功能。

▶随着“ChatGPT”等人工智能(AI)的出现,只要有心作起弊来可谓易如反掌。前年,首尔某私立大学进行了一场允许参考书籍或网络资料的“开卷考”。一名准备就业没有好好上课的学生,直接照搬ChatGPT的答案竟在80名考生中获得了第22名的成绩。他感到良心不安称:“认真听课的朋友考了第24名。”

▶在延世大学某课程期中考试中爆出了集体作弊行为。课程教授公告称,被查处的学生成绩全部做0分处理。考试采取登录在线网站回答客观题的形式,不少学生偷偷使用了ChatGPT等AI答题。而讽刺的是这课程名称恰好是“自然语言处理(NLP)与ChatGPT”。在这个需要与AI共存的时代,无条件禁用是不可能的。应当改变考试形式,改为测试学生高效使用AI的能力。

输入 : 2025-11-10 09:57  |  更新 : 2025-11-10 11:42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