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日,首尔某大型超市,消费者正在大米柜台前驻足。2日,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称,20公斤大米的平均零售价为6万294韩元(约合人民币310元),同比上涨了17.2%。/韩联社
全球咖啡连锁店星巴克销售的355ml拿铁各国价格表如下。3日,美国创业信息网站“Switch On Business”显示,以4月为基准,韩国星巴克咖啡价格远高于其他国家。不仅高于美国、日本,就连意大利(2.84美元)、澳大利亚(3.97美元)、加拿大(3.85美元)也比韩国便宜。对比主要发达国家,韩国咖啡价格少则高出4~5%,多则高出40%。据近期访美归来的李某(41岁)称:“听说美国物价大涨,原以为咖啡会比韩国贵不少,没想到差不多甚至更便宜,大为震惊。”
不仅如此,对比人们在超市经常选购的各种食品价格,不仅以高物价闻名的欧洲国家,就连美国、澳大利亚等主要发达国家都远不及韩国昂贵。8月,韩国食品物价涨幅达4.9%,创下1年零3个月以来的最高值。有舆论担忧,随着“食品通胀”加剧,民众的钱袋子可能越来越紧张。
- ▲ 制图=梁振京
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物价水平统计显示,2023年韩国食品及非酒精饮料价格是38个OECD成员国平均值的1.5倍。欧洲代表高物价国家——瑞士是唯一食品饮料价格高于韩国的国家。假设OECD平均值为100,韩国食品物价达到147,高于美国(94)、英国(89)、德国(107)、日本(126)等。
对比全球主要大城市,首尔食品价格也要高出不少。6月,全球投行(IB)德意志银行对全球69个主要城市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首尔是全球食品物价第8高的城市。食品物价高于首尔的城市仅有瑞士日内瓦、苏黎世;美国纽约、旧金山、波士顿、芝加哥、LA。而东京、伦敦、巴黎、悉尼、香港等城市的食品价格均低于首尔。
- ▲ 制图=白炯善
而造成韩国食品物价高企的原因,一是农产品自给率低,会受海外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直接冲击;二是农产品流通结构复杂,流通成本过高。以2022年为基准,韩国粮食自给率为49.3%,在OECD国家中处于最低水平。2021~2023年,小麦、玉米等谷物的平均自给率仅有19.5%。自给率超120%的美国自是无法企及,连25%左右的日本也赶不上。韩国以谷物为中心的食材进口依赖度高,经常受到韩元汇率波动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的直接影响。最近韩元汇率正逼近1400韩元(约合人民币7.18元)关口。对此,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室长金尚孝(音)表示:“2020~2022年国际谷物价格大涨,韩国谷物类和加工食品价格也大幅上涨。”
另外,农产品及食材流通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持续攀升也是一大问题。据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称,1999年,代表农产品购买价格中流通成本所占比例的“流通成本率”为39%,2022年升至49.7%。其中,洋葱的流通成本率高达76.3%,苹果、梨也分别达到62.6%和53.9%。
专家们指出,食品通胀如果得不到控制,食品支出占比较大的民众钱袋子状况可能会进一步恶化。据统计厅称,2024年,收入垫底的20%人群食品支出占收入的比例为31%,收入靠前20%人群(10.4%)的3倍。现代经济研究院室长朱源(音)表示:“政府有必要为低收入层或平民提供购买低价型食品的零售渠道。”
☞食品通胀
食品通胀(foodflation)是food(食品)与inflation(物价上涨)的合成词,指因食品价格飙升,导致食品价格涨幅高于整体消费者物价涨幅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