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USTR就采取此举的原因表示:“中国在设定市场份额目标后,采取了不公正和非市场的手段。”就是说中国半导体企业获得巨额政府补贴,以倾销程度的低价销售半导体,蚕食全球市场,对半导体供应链造成了负面影响。
中国在用于家电等的系统半导体或PC用DRAM等各种传统半导体市场的占有率最近急剧上升。市场调查公司TrendForce预测,中国的传统半导体份额将从2023年的31%增加到2027年的39%,是主要国家中唯一一个实现增长的国家。
美国还加强了制裁的手段。此前,美国对华半导体制裁大部分是针对国家安全威胁进行的。这次全面拿出了用贸易法第301条更直接实施打击的“报复性关税”的筹码。祥明大学系统半导体工学系教授李钟焕(音)表示:“中国产通用半导体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还只是用于中国内需,但最近开始出现急剧增长。从美国的立场来看,必定要在为时已晚之前通过关税等多种措施进行牵制。”
中国强烈反对称“美国是自相矛盾”
由于调查需要数月时间,美国的最终制裁将由下届的特朗普政府决定。预计这次措施短期内不会对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韩国企业产生什么影响。因为韩国企业几乎没有生产通用半导体。半导体业界人士表示:“从中长期来看,如果美中矛盾激化,原材料等被波及,全球供应链本身很可能变得不稳定。”
中国立即表示反对USTR的措施,暗示可能采取报复措施。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在谈话中表示:“为本国芯片产业提供巨额补贴,美企业占据全球芯片市场近一半的份额,却指责中方是所谓的‘非市场做法’,渲染中国产业威胁,这明显自相矛盾。”
还有人认为,美国实际征收报复性关税的可能性很低。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全炳瑞说:“《贸易法》第301条续保暴露出不公正的行为。只有美国使用中国产品才能掌握证据,中国目前几乎不在美国和韩国销售通用半导体。”实际上,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政府以2018年贸易法第301条为依据,对半导体等中国产的818种产品征收了5%的关税,但对市场没有产生太大影响。因此有分析认为,这次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在与中国的霸权竞争中占据谈判的有利地位。
☞贸易法301条
对违反美国利益的不公平贸易惯例国家,美国总统可以实施关税等各种贸易制裁的法律条款。通常以对方国家的政府补贴或进口配额(配额)等为对象。虽然该条款是1974年制定的,但出于自由贸易主义的基调,一度未能发挥效力。但1985年日本半导体企业迅速发展后,美国拿出了这一条款,对日本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