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韩国保健产业振兴院美国分院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举办的“神奇的韩国气垫BB霜”现场采影/韩联社
◇欧莱雅也开始涉足韩国化妆品
在由韩流明星推广的亚洲市场中起步的K美容公司正在迈向全球,在中国、东南亚甚至美国、中东和中南美地区开拓着市场。
世界最大的化妆品零售店丝芙兰去年10月在美国全境进行了“K-Beauty”促销活动。“belif“(LG生活健康)、爱茉莉、Too Cool For Schol、Dr.Jart+、Ver22等中小企业的化妆产品得到了巨大的关注。一向对化妆品选择严苛的丝芙兰此前从未将某一国的化妆品放在一起集中宣传过。《New Beauty》杂志主编安娜·希梅内丝说道,比起色调,韩国化妆品更加注重对皮肤的呵护,这一点成为了美国女性护肤最为简单的解决方法。
最近得到关注的BB霜、气垫粉底、面膜等产品均是从韩国开始流行的。韩国企业推出了全新的产品,创作了“新鲜又有趣”的形象。
- ▲ 韩国化妆品牌“菲诗小铺”全球代言人金秀贤去年9月在中国杭州银泰百货举行粉丝见面会。/LG生活健康提供
Kbeauty伴随着韩国电视剧和猛烈的韩流首先在中国和东南亚起步。这全是托了电视剧中女演员们“完美瓷肌”的福。韩妆品牌选用李英爱、李敏镐等韩流明星充当模特,继而进行市场营销。去年韩国化妆品出口额达到24亿393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8.96亿元),较去年增长了53.1%,相当于出口了1320万台三星手机。
在美国创办了销售“K-Beauty”韩妆网站“SOKO GLAM ”的夏洛特·赵说道,韩国化妆品给人一种物美价廉的印象。她公司中有70%的员工并不是亚洲人。K-Beauty一开始流行,美国5大出版商之一的哈珀柯林斯变以15万美元的价格向她提议出书。去年11月出版的《(The Little Book of Skincare: Korean Beauty Secrets for Healthy》一书中将韩语촉촉(水润)翻译成了“chokchok”。
◇战胜“中国危机”的关键
“K-Beauty”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问题依然存在。去年化妆品出口市场中,中国所占比重高达40.7%。韩妆企业将市场扩大到美国、中东甚至中南美地区的举措也是为了克服“中国危机”。去年10月,韩妆魔法森林(TONY MOLY)在墨西哥城开了第一家卖场。开店当天,4小时内便卖出了1万美元。菲诗小铺2006年在约旦,2007年在阿联酋开始设店,目前已在4个中东国家开设了30个卖场。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