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朝鲜编辑]埃及应告别广场

朝鲜日报国际部副主任 金泰勋

查看韩文原文

埃及局势再次紧张起来。
在上月23日至24日举行的大选第一轮投票中获得民主阵营支持的候选人全部被淘汰后,出现了“早知如此一年前何必流血斗争”的抱怨声。
曾在穆巴拉克政府担任总理的艾哈迈德•沙菲克和提倡宗教价值的穆斯林兄弟会提名的候选人穆罕默德•穆尔西在第一轮投票中胜出,进入最终角逐的第二轮投票。
对于梦想建设新埃及的“阿拉伯之春”示威主角们来说,这是最糟糕的对决名单。
选出新总统的第二轮投票将于16日至17日进行,但已有人提出联合抵制选举的主张,他们认为“大选变成了宗教极端主义者和军队法西斯分子之间的对决”。
沙菲克选举团队的办公室两次遭到袭击,大选政局恐演变成暴力海洋。
在这种情况下,穆巴拉克本月2日被判处25年有期徒刑,而非死刑,因此愤怒的市民涌向开罗解放广场,高呼“再次革命”。
埃及的“阿拉伯之春”示威推翻了从纳赛尔到萨达特,再到穆巴拉克长达60年的军政,考虑到这一示威具有的历史意义,此次第一轮投票结果确实令人失望。
但是埃及民主势力应该接受选举结果,积极配合保障最后投票顺利进行,并欣然接受通过这一过程诞生的政权正统性。
第一轮投票结果和最后投票并不意味着埃及民主革命结束,这只是走向终点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机会,让大家认识到根据已经达成协议的程序完成政治日程和选谁当总统的问题一样,都是民主主义的核心价值。
埃及民众应该接受此次投票结果,还有一个原因。
穆巴拉克下台后依然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军方是一个随时可以推翻选举结果的集团。
埃及民众应该通过此次选举落实民主制度,只有这样,民主势力支持的候选人在其他选举中获胜时才能要求军方服从。
韩国1987年以直接选举方式举行大选。
当时民主势力支持的候选人金泳三和金大中失败后,出现了拒绝接受选举结果的动向。
埃及的民主阵营在大选第一轮投票中被淘汰后,提出选举舞弊疑惑并煽动市民不服从选举结果,这种行为和当时的韩国非常相似。
尤其是以3%的微弱差距列第三位而未能进入最后投票的萨巴希公开主张选举无效。
但是,如果通过广场示威推翻合法进行的选举结果,那么今后无论谁当选,都无法要求别人服从选举结果。
这样会使埃及民主势力陷入自我矛盾,反而阻碍民主化落实。
埃及是发生“阿拉伯之春”示威的国家中唯一一个不用暴力,而是通过合法程序将独裁者推上法庭的国家。
这显然是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大进步。
埃及民主革命的主角们现在要解决确立民主秩序和制度的新课题。
这是因为他们可以通过革命将独裁者拉下马,但仅仅依靠革命的力量无法实现民主化。


输入 : 2012-06-07 12:04  |  更新 : 2012-06-07 12:04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