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面临经济危机的中国打算“抓两只兔子”

崔炯硕/崔奎珉 朝鲜日报记者

查看韩文原文
从北京驾车往东南方向走2.5个小时就能到达中国最大的钢铁城市唐山,不过平日的唐山显得格外冷清。市中心能看到不少烂尾楼,大型钢铁高炉停止了运转,被废弃在一边。距离市中心17公里的福丰钢铁去年年初破产并解雇了2000多名工人。只有2名警卫人员留守的工厂内杂草丛生,

唐山象征着眼下中国国内进行的制造业结构调整。唐山作为一个城市,2014年的钢铁生产量超过了世界第四大钢铁生产国美国的生产量。但是依靠廉价钢铁和国有银行资金延命的大量钢铁企业中,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陆续被迫关闭。

同一时间,中国南方深圳市华强北创业中心只有7到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坐满了专注于研发的创业者。李秋华(29岁)正在开发用智能手机操作的个人用饮酒测定仪,他说,“我看到周围朋友当中一半以上都不做上班族,而是创业搞自己的事业后很受刺激。因此三年前从感应器公司辞职,与8名同事成立了公司。”他还说,“我们有技术,有想法,我相信我们能成功。”位于中国硅谷“中关村”的2.4万家新企业当中,将近一半的1.1万家去年才成立。去年中国总共出现了440万家新企业。相当于每8分钟就出现一家新企业。

中国经济开始丢弃“廉价商品出口大国”的形象,转而向着融合了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尖端IT企业的“混合经济大国”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一边出现大量倒闭的“僵尸工厂”,另一边每天都会出现尖端技术企业。

过去美国、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也曾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抛弃缺乏竞争力的制造业,将经济结构转向以尖端技术企业为中心的结构。因此人们认为发达国家必定遭遇“制造业空洞化”。但已经成为G2国家之一的中国却在经济发展放缓的危机下仍然希望不放弃传统制造业和新产业“两只兔子”。韩国金融研究院研究委员池万秀(音)说,“韩国也遭遇了经济发展放缓的危机,但最近中国在面临同样危机的情况下做出了更快的调整。韩国旁边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在变化的同时会为我们带来机会和威胁,因此韩国也有必要尽快做出应对。”

输入 : 2016-06-21 09:10  |  更新 : 2016-06-21 10:28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