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朝鲜的核威胁,可供韩国选择的“最后筹码”是独立核武器。也就是说,在朝鲜完成核武装后,一旦遭遇美朝协商一致单方面撤离驻韩美军等“最糟糕的情况”,韩国必须将独立核武装作为“最后的堡垒”。从技术方面来看,这样的方案是可行的。专家们表示:“韩国核武装并非技术问题,而是意志问题,只要下定决心在一年半至两年内就能够拥有核武器。”
核武器开发按照①确保钚和浓缩铀等原料;②开发引爆装置;③核试验的顺序进行。核弹原料中的钚,对此前核电站启动过程中的废燃料棒进行再处理随时都可以获取。对天然铀进行高纯度浓缩提取核弹用的铀235的技术也已经具备。
但问题是韩国签署的《核不扩散条约(NPT)》与《韩美原子能协定》,禁止通过对废燃料棒进行再处理生产钚和浓缩铀等开发核武器。因此,如果开发核武器很可能将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韩国安全问题研究所所长金熙尚(音)表示:“如果韩国进行核武装,在国际上向韩国出售核电燃料将成为违法行为。”高丽大学国际研究生院院长金圣翰(音)表示:“如果进行自主核武装,将会给外界留下‘与朝鲜走同样道路’的印象。且不能忽视经济上将遭受的打击。”
对此有反对者主张称:“退出NPT,修改《韩美原子能协定》即可。”NPT第10条第1款规定:“每个缔约国如果断定与本条约主题有关的非常事件已危及其国家的最高利益(supreme interests),为行使其国家主权,应有权退出本条约。”条件是所有缔约国需提前三个月通知联合国安理会,并就紧急事态进行说明。如果安理会认可就可以退出,但实际上并没有前例可循。朝鲜在1993年,2003年两次宣布退出NPT,但安理会都没有予以承认。
专家们均认可自主核武装具备作为“最后筹码”的价值。峨山政策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全成勋(音)表示:“如果美国拒绝重新部署战术核武器,则需要考虑自主核武装。”京畿大学教授南柱洪(音)表示:“先放任民间进行讨论,一旦驻韩美军的撤离的话,到时候再正式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