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半岛

电诈获AI加成…韩国被骗1万亿韩元

【电诈“恐怖进化”】AI伪造影像、声音…上半年损失6421亿韩元,年底预计破万亿

安尚贤/李基宇 朝鲜日报记者

查看韩文原文
▲ 15日下午,位于首尔钟路区警察厅人权保护中心内的电信诈骗综合应对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办公。/朴成元记者(音)
2024年8月,窝藏于中国杭州,多年来针对韩国国民实施电信诈骗的4名犯罪组织成员被遣送回韩国。他们涉嫌自2017年起运营电诈组织,诈骗1900余名韩国国民,骗取151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8亿元)而被起诉并受审。他们谎称是检察官,出示以假乱真的“假公务员证”欺骗受害者。其中一名医生受害者先后12次被骗走4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127万元)。另有部分被骗走全部身家的受害者因此走上了绝路。该组织共有96名成员,截至目前已有74人于国内外被抓,正在接受警方调查或起诉审判。但其余22人仍处在国际刑警组织的红色通缉之中。

经济萎靡却依旧猖獗的电诈犯罪在AI等尖端技术的加成下,损失如雪球般越滚越大。背后的原因是,过去是面向非特定的大多数随机拨打电话实施诈骗,而现在通过网络获取个人信息后实施“定制化诈骗”的情况不断增加。先利用社交媒体等获取照片、视频,再以此为基础伪造影像和声音的Deepfake、Deepvoice技术的出现,使得犯罪手段进化到可以轻易骗过受害人家人的水平。15日,韩国警察厅称,今年上半年(1~6月)电信诈骗造成的损失达642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3亿元)。以上半年为基准创历史新高。另有预测称,今年全年电诈损失将首次突破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9亿元)。

▲ 插图=朴祥勋
过去的普遍认识是,电诈受害者通常是无力抵抗金融、技术犯罪的部分50~79岁中老年人。社会舆论也认为,对非法手机、非法账户严加管制就能够遏制这类犯罪。但随着犯罪组织规模扩大,犯罪手段升级,电诈犯罪已经进化到不论年龄任何人都可能上当的水平。据警方人士称:“电诈调查是矛与盾之间的斗争”,“最近电诈组织多以柬埔寨等海外为窝点,不仅抓不到人,他们躲避打击的方法也在不断进化,遏制犯罪难度巨大。”

当天,警察厅国家调查本部成立了专门负责包括电诈在内的集体受骗案件的特别工作组(TF)。警方计划制定相关对策,例如在TF中设立专门负责电诈的调查组,并加强国际合作,以提高破案率。

输入 : 2025-07-16 09:57  |  更新 : 2025-07-16 11:24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