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中国通过“锐实力”胁迫和制造舆论发挥力量

李哲民 朝鲜日报记者

查看韩文原文
如果触及中国 “主权”和“民族主义”,连小小的失误也不被容许。本月12日,美国达美航空和澳洲航空公司接到中方命令,要求立即消除“非法内容”并截止下午6点公开道歉。这是因为这两家公司在航线上将西藏和台湾标示成了“国家”。同一天,在公司网站地图上将台湾标示为国家的西班牙时装企业“ZARA”,也遭到了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批评。

本月11日,在中国国内经营着300多家酒店的美国企业万豪,被放到了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批判台上。其祸根源自该连锁酒店委托的加拿大设问调查企业在酒店网站上进行顾客问卷调查时,在“居住地区”中另外设定了西藏、香港、澳门、台湾。美国万豪员工在支持“藏独”的推特上点赞一事,也受到了指责。全世界销售额有19%来自中国的万豪,不得不发布“认识到事态严重”的道歉声明。不仅如此,还立即解除了与设问调查企业的合同,该员工也受到了处罚。万豪还使用中国文革期间使用的“整改(rectification)”一词,发布了旨在预防再犯的“8项整改”。尽管万豪采取了这些措施,还是受到了中国政府屏蔽中国国境内酒店网站和APP登录一周的处罚。

对此,美国CNBC电视台分析称:“只能认为这是中国政府的许多部门,新出现了意在强调民族主义话题动向的一部分。”去年3月,德国汽车公司奥迪因使用将台湾和西藏标示为国家的地图,遭到了中国人的指责。奥迪在英文版《环球时报》上道歉说自己“犯下了让中国人愤怒的严重失误”。

无论哪个国家,保护自己的主权是理所当然的行为。但中国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市场为武器,不惜对企业进行露骨的威胁。面对中国的这种行为,去年底“美国民主主义基金”首次提出了意为权威主义国家进行胁迫和巧妙操纵舆论、信息的“锐(sharp)实力”概念。这与代表以文化为媒介引导说服和共鸣的“软实力”、代表军事力量的“硬实力”的现有概念,形成了对比。

中国行使这种“锐实力”,并不局限于进军中国的海外企业。去年一年,在澳洲有4家以上的大学接连收到中国留学生的抗议,说“中国的民族主义受到了伤害”。用英文和中文发送“不允许腐败行为”幻灯片的教授,以及介绍将台湾和香港另行分类的国际透明性机构调查结果的教授等,都遭到了中国留学生一窝蜂的攻击,其个人信息也被人肉搜索。澳洲媒体认为,这些行为的背后是动员本国留学生的中国大使馆。

中国利用“欺骗”和“售卖”干涉各国内政的行为,也不断被发现。德国情报机构(BfV)去年12月警告说:“以时装杂志上截取的‘美丽面孔’照片作为伪装的中国男女,在社交媒体上假扮成专业人士,接近了1万多名德国公务员和议员以窃取情报。”在新西兰和澳洲,隐瞒过去亲华经历或干脆收钱开展对华友好活动的政客,不断被披露。

时事周刊《经济学家》分析称:“如果‘锐实力’的威胁一再出现,对象人会进行自行回避敏感主题的‘自我检查’。”但“锐实力”对中国也并非好事——长期在海外形成的友好舆论将归于失败,希望捋顺对华关系的正当努力也会被“怀疑”。

1990年创建了“软实力”概念的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本月4日在某专栏中说:“以公开(openness)和透明性为最高资产的民主国家,应该积极曝光中国的‘锐实力’案例。”

输入 : 2018-01-23 10:08  |  更新 : 2018-01-23 10:47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