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韩国和日本关系疏远导致韩美日同盟瓦解,将正中中国下怀。
”中国和日本因为钓鱼岛领土纷争和防空识别区划设问题正处于对立状态。
日本和韩国也因为历史问题而产生尖锐矛盾。
专家指出,表面上看,韩、中、日发生对立是因为领土和历史问题,但其根本原因是“世界版图”(中美纠纷)和“地区版图”(中日霸权竞争)同时发生巨大变迁。
◇东北亚秩序的“三大支柱”动摇1965年《韩日协定》、1972年中日建交、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一直是维护东北亚秩序的“三大支柱”。
但是现在,韩日之间的“1965机制”和中美、中日之间的“1972机制”全部发生动摇。

▲有分析称,随着东北亚矛盾日益尖锐,过去半个世纪一直支撑东北亚秩序的1965年《韩日协定》、1972年中日建交、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实际上已经失效。
上起依次为韩国总统朴正熙1965年在《韩日协定》文件上签字、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右)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1972年举行中日建交会谈、1972年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右)访问中国与中国总理周恩来握手致意。
照片=朝鲜日报图库、法新社、Getty images multibits
韩国和日本在《韩日请求权协定》解释问题上存在分歧,目前正在摸索新的韩日关系模式。
中国和日本于1972年和1978年分别签订《建交协定》和《和平友好条约》时暂时搁置钓鱼岛主权问题,而这种约定俗成的默契已经被打破。
而中美两国通过1972年《上海联合公报》达成的“不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协议也已经失效。
中国一方面强调不与美国对立的“新型大国关系”,另一方面却在努力争取地区内的核心利益。
中国去年年底单方面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从而暴露了中国的这种对外战略。
日本则一边巩固美日同盟,一边构建积极防卫战略。
设立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日版NSC)、通过《特定秘密保护法》、讨论行使集体自卫权都和上述战略一脉相承。
受金融危机和政府财政状况恶化的影响,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逐渐下降。
因此为了防止中国扩大势力,美国默许日本增强军力,以填补空缺。
美国希望日本在军事上分担一定的责任,因此日本正在美国的支持下试图摆脱禁止战争的《和平宪法》的束缚。
◇“世界和地区”相冲突斡旋中的韩国韩半岛现在正处于中美纠纷(世界版图)和中日霸权竞争(地区版图)同时发生的漩涡之中。
美国希望韩国改善与日本之间的关系,协助美国的亚洲战略。
而中国则认为韩日关系是东北亚最薄弱的环节,试图离间韩国和美日之间的关系。
严格来说,韩国和日本不是同盟关系。
但由于韩美同盟和美日同盟的存在,韩国和日本之间一直保持着类似同盟的关系。
但最近韩国和日本因历史问题发生矛盾,导致“韩美日三角同盟”严重动摇。
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支持日本。
美国在2013年《国防授权法案》中明确指出:“我们重申钓鱼岛属于《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对象。
”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最近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对于日本为在(东北亚)地区内承担新的强大作用而做出的诸多努力,我们(美国)感到无比兴奋。
”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对中国来说是个威胁。
但就希望日本在东北亚安全领域发挥更多作用的美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喜讯。
韩国担心日本安倍政权的右倾化路线和军事大国主义,所以反对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
从结果上看,韩国似乎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选择了后者。
但中国单方面划设防空识别区给了韩国一记重拳。
首尔大学国际研究生院教授朴喆熙表示:“如果韩国和日本关系疏远导致韩美日三角同盟的一个角瓦解,将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
韩国稍有不慎就会成为中国东北亚战略的一颗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