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外媒记者走进桑拿房 冷眼看韩社会真面目

朝鲜日报驻纽约特派记者 罗志弘

查看韩文原文


在休息日,如果无处可去就会和家人一起去桑拿房。
桑拿房已经不知不觉成为“国民休息场所”。
但在桑拿房很难见到外国人。
外国人眼中的桑拿房是什么样子呢?曾是《纽约时报》文化、旅行专栏主编的记者乔迪-坎托9日在周末版旅行专栏1版和6、7版大篇幅刊登了桑拿房体验记。
报道的大标题为《摘下面具的韩国(Korea Unmasked)》,副标题为《想看韩国真面目就去澡堂和化妆品店》(见图)。
对于局外人来说,桑拿房是一个新鲜事物。
“生平第一次搓澡,搓着搓着睡着了,醒来后发现胳膊上粘着小米粒大小的东西。
那是我皮肤上掉下的泥垢。
这和美国的冲澡文化不同,搓澡让我的皮肤变得光滑。
”“澡堂里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给母亲辈的女性搓背,从中可以看出敬老思想。
”“客人们穿一样的汗蒸服体现了顺应性儒家思想的影响。
”但对于重视隐私的美国人来说,桑拿房是一个很难理解的地方。
坎托评价称:“去桑拿房就像在购物中心洗澡一样。
”对于那些因过度劳累或喝醉酒而横七竖八躺着的男顾客们,坎托指出:“这是10年前才引入双休制的过度疲劳国家的一面。
”坎托还去了明洞和江南地区的美容院。
“这里简直是化妆品的天堂,有保温效果的发热护手霜和据说是动物胎盘制成的面膜等美国没有的各种化妆品应有尽有。
”“价格很低。
在美容院粘假睫毛比纽约便宜很多。
花这么少的时间和钱就能让自己变漂亮,真是惊讶。
”她还写道:“旅行初期很想丈夫和女儿,但我意识到一起来首尔旅行的人不是家人,而是女朋友。
”坎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韩国的外貌至上主义。
她说:“韩国学生和笑星会嘲笑外貌异常的人。
韩国是唯一一个能听到朋友说自己毛孔大的国家。
”但无论如何,这位记者还是对韩国桑拿房和化妆品店的体验之旅感到很满意。
她说自己的旅行袋里装满了化妆品,准备回国送人。


输入 : 2014-02-11 18:22  |  更新 : 2014-02-11 18:22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