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外交战台前幕后 安倍摆乌龙促成奥巴马访韩

朝鲜日报驻华盛顿特派记者 任敏爀

查看韩文原文


“如果此次再去韩国,5年里就去了4次。
美国总统短期内如此频繁地前往特定国家几乎是史无前例的。
” 去年年末美国驻韩大使馆询问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4月能否访韩时,美方以上述理由予以否定。
一位消息人士当地时间12日透露说,总而言之就是说“别做梦了”。
奥巴马曾于2009年11月(双方互访)、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峰会)、2012年3月(核安全峰会)三次访问韩国。
除了和美国接壤的墨西哥(4次),韩国和美国的欧洲同盟国英国、法国、德国一样都是奥巴马访问次数最多的国家。
而且奥巴马曾因联邦政府关门事件而取消了对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访问计划,所以此次亚洲之旅优先考虑这些国家。
与此同时,由于安倍晋三领导的日本政府一向奉行“对美倾力外交”路线,为奥巴马访日付出了各种努力,从这一点来看,美国必须考虑日本的立场。
美国本应在冲绳美军基地迁移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等问题上要向日本“求情”。
美国最终对韩方说:“奥巴马总统10月份还有机会再次前往亚洲,此次不能去希望韩国理解。
”韩政府有关部门方也认为,事到如此继续执意推进也很困难。
但是,圣诞节休假期间传出“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的消息后,情况迅速逆转。
韩日“历史矛盾”点燃的情况下,如果奥巴马只访问日本站在日本一方对韩国来说无疑是一次“外交灾难”。

韩国和日本从这时开始全面发动外交战。
新年伊始便前往美国的韩国外长尹炳世等官员纷纷出面劝说白宫和国务院,他们主张:“如果越过韩国可能会让外界觉得美国支持参拜靖国神社的安倍。
”日本也陆续派出高官,为促成至少三天的“国事访问”而努力。
看到韩日两国间的外交战过于激烈,美国政府甚至有人说:“韩日两国就像为了得到更多饼干而每天打架的双胞胎兄弟。
”随着安倍晋三不断在历史问题上引发矛盾导致东北亚局势不稳定,美方逐渐对安倍感到审美疲劳感,后来开始倾向于韩国,从而使局势发生变化。
前国务院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等华盛顿代表性“日本通”甚至也强烈呼吁“奥巴马不能排除韩国”。
据悉,尤其是去年遭安倍晋三“背后一击”的美国副总统乔·拜登,积极支持韩国立场。
拜登去年年底访问日本时,安倍对他说“不会参拜靖国神社”,于是他将这句话转达给了韩国,结果颜面扫地。
华盛顿一位外交消息人士说:“总而言之,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成了日本的‘乌龙球’。
”白宫经过深思熟虑后于12日正式宣布“会同时访问韩国和日本”。
据悉,重视实用主义的奥巴马起初就对程序繁琐的国事访问没什么兴趣。
奥巴马就任后对外国的61次访问中,只有2011年5月对英国进行了一次国事访问。


输入 : 2014-02-14 12:57  |  更新 : 2014-02-14 12:57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