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中日竞相并购外企 韩企原地不动

金承范

查看韩文原文

中国企业从今年年初开始大规模并购(M&A)海外企业,不断加强“走出去”攻势。
中国凭借雄厚资本实力,在IT、电动车、银行等所有领域陆续收购拥有尖端技术和丰富经营管理经验的优秀外企。
日本企业也不甘示弱发起并购攻势,但韩国企业却在袖手旁观。
◇中国陆续收购优秀外企彭博社本月16日报道称,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配件公司万向集团决定收购美国电动车制造商菲斯科。
菲斯科和特斯拉都是美国具有代表性的电动车制造商,菲斯科因频繁召回和研发成本激增而陷入经营困境,去年11月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亚洲首富、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也参与了收购菲斯科的竞争。
但万向集团提出了高于外界预测的1.492亿美元(包括800万美元债务)的收购价,成功将菲斯科纳入麾下。
去年曾收购美国最大电池企业A123的万向集团将菲斯科买下后,成为了全球电动车业界的有力领跑者。
中国IT企业联想集团上月成为全球并购市场的“灰姑娘”。
这是因为联想上月23日以2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BM服务器业务的六天后,又以29.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摩托罗拉手机业务。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后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本月2日接受美国《财富》杂志专访时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售出1亿部联想和摩托罗拉的智能手机。
我们的使命就是超越苹果和三星电子。
”中国最大的银行工商银行上月30日以7.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非洲最大的银行——南非标准银行的全球市场业务。
为了实现将海外业务在总营收中所占比重提高到10%的目标,工商银行从2007年开始投入70亿美元在全球成功完成10余个并购项目。
数据公司“Dealogic”的统计资料显示,去年中国的海外并购规模达到687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31%,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日本去年起加强海外并购力度《华尔街日报》最近报道说:“今年1月亚太地区的并购规模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中国和日本主导了并购市场的竞争氛围。
”今年1月,亚太地区的并购规模(672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60%。
其中日本企业的强势加入贡献了不少力量。
日本酒类生产企业三得利公司上月以13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以波本威士忌“Jim Beam”闻名的美国比姆公司。
这是日本食品企业海外并购的历史最大规模,高达中国联想和工商银行上月用于海外并购的资金总和的两倍以上。
日本企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加速海外并购。
日本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去年7月收购美国第三大移动运营商Sprint Nextel后,目前又计划收购第四大移动运营商T-Mobile。
根据并购咨询公司Recof的统计资料,去年日本企业的海外并购数量比前一年增加10%。
据分析,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日本企业的海外并购规模很有可能会超过去年。
但是,韩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方面止步不前,和中日两国的积极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德勤咨询韩国公司代表金景俊(音)表示:“韩国企业只知道攒钱,消极对待海外并购,而中国和日本企业则借此机会纷纷购入潜力巨大的海外企业。
韩企应该通过灵活的海外战略寻找新机遇并培养增长动力。


输入 : 2014-02-18 18:41  |  更新 : 2014-02-18 18:41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