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冷眼看韩国:第一不是金妍儿,韩国人为何不爽?

朝鲜日报驻华盛顿特派记者 任敏爀

查看韩文原文


“韩国在朝鲜战争(韩国称‘6.25战争’)后经历了困难时期,此后一直将体育运动视为证明国家自豪感的手段。
韩国非常需要这种自豪感,但在其他领域没有得到。
”《纽约时报》当地时间21日报道了俄罗斯索契冬奥会花滑女单项目裁判对韩国运动员金妍儿的打分引起争议,对韩国人激烈的愤怒情绪予以关注。
该报道称,虽然此次比赛的裁判打分确实存在问题,但短时间内有200多万人在网上签名敦促国际滑联(ISU)展开调查的现象还是非常罕见。
《纽约时报》指出,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韩国人特有的情绪,即“国际赛事不是运动员个人的事,而是国家的事”。
《纽约时报》还报道说:“韩国人过去曾被西方和邻近强国欺凌,受害者意识较强。
因此他们在体育比赛中与这些国家交手时非常在乎输赢。
”从这一点上看,金妍儿是韩国“最完美的英雄”。
金妍儿6岁开始在一个小小的滑冰场上学习滑冰,直到登上原本由西方国家垄断的花样滑冰领域的巅峰。
可以说,韩国人在金妍儿身上看到了祖国在战争废墟上重新站起来成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的精神面貌。
《纽约时报》报道称,在韩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韩国人不仅对国际体育比赛中的胜负,还对可以量化的一切结果表现出强烈执着。
每次公布诺贝尔奖获奖名单时,像韩国那样关注各国获奖情况并感叹“本国人为何没有获奖”的国家并不多见。
《纽约时报》还指出,经合组织(OECD)公布的自杀率、言论自由度等各种排名,美国根本不在乎,但韩国却总是大肆报道。
但《纽约时报》分析称,和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中发生的裁判风波相比,对金妍儿的裁判打分争议在韩国社会引起的愤怒情绪已经有所节制。
当时由于示威者包围首尔的美国大使馆,甚至出动警察进行保护,但此次主要媒体和很多专家纷纷呼吁大家保持冷静,主张“克制过度的民族主义”。


输入 : 2014-02-24 17:19  |  更新 : 2014-02-24 17:19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