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接连施压后,安倍政府有关历史问题的右倾化气势有所收敛。
美国考虑韩中日关系接连发出的牵制信号可能发挥了作用。
有分析认为,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齐木昭隆计划12日访韩也反映这种动向。
于是有观测指出,24日至25日在荷兰海牙举行核安全峰会时,韩日首脑有可能进行会晤。
当然,要走到这一步尚需要克服各种障碍。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10日在记者会上说,不会考虑修改和野谈话。
此前菅义伟一直表示,对成为河野谈话依据的慰安妇受害者的证言进行重查,然后再考虑是否修改。
日本电视台TBS报道说,菅义伟改变态度是因为美国的施压起了作用。
美国驻日大使馆人士此前通过自民党相关人士对首相室转达了美国的立场:质疑河野谈话会进一步恶化韩日两国的关系。
美国驻韩大使金成和美国驻日大使卡罗琳-肯尼迪也最近表示,强征慰安妇属于严重的侵害人权。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10日在记者会上说:“我们关注菅义伟长官表示要继承河野谈话,这是为与邻国加强关系而迈出的积极的一步。
”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4月即将访问日本。
因此,对安倍政府来说,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信号。
菅义伟11日说,原意向各国如实说明要继承河野谈话。
齐木昭隆访问韩国时,也将转达包括上述内容的讯息。
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克里斯蒂娜-福克斯10日在战略国际问题研究所进行的研讨会上说:“如果美国继续缩减国防预算,具有自主研发核武器能力的国家之间的核扩散危机将会加剧,这些国家中当然包括日本。
”美国政府人士谈及日本的核武装可能性实属罕见,这也可以被解释为是美国对日本发出的一种牵制信号。
尽管美国接连发出牵制信号,日本在历史问题上能否改变态度还是个未知数。
首先,安倍政府虽然说放弃修改河野谈话,但仍要重新调查慰安妇受害者的证言。
如果查证后公布贬低受害者证言的结果,无疑将掀起轩然大波。
据悉,去年12月韩日双方协调次官级战略对话日程,为举行峰会进行了非正式接触。
曾有望在1月的达沃斯论坛韩日举行峰会,但因安倍突然参拜靖国神社成为泡影。
韩国政府人士就此说:“为外交部第一次官赵太庸与日本事务次官齐木昭隆的协议曾做过协调,但没有谈及在核安全峰会举行韩日首脑会晤。
到底如何待看齐木昭隆怎么说,但并不寄予很大的期望。
”另一政府人士则说,美国对日本的说服效果到底发出到何时也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