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雾霾天给中国粮食安全敲响警钟

朝鲜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 安勇炫


中国的雾霾不断加剧,严重影响粮食产量。
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的2014年宏观经济计划的六大任务中,“粮食安全”居首。
而此前外界曾预测中国政府会将各项改革工作视为首要课题。
中国著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博士最近发表文章称,粮食危机是中国最大的劫难。
直到2013年中国粮食连续10年保持增产趋势。
去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6亿吨。
2012年中国粮食自给率为87%。
与韩国的22.6%、日本31%相比,似乎没有太大问题。
但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最大的政治活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大)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中国为何对粮食问题如此紧张?

▲以2012年为准,中国耕地面积比12年前减少833万公顷,因此中国政府十分担心粮食危机。
图为,中国北京一生产农作物的农户。
照片=彭博社


最严重的雾霾天气上月末在中国持续一周,专家们警告说,有可能出现类似“核冬天”的现象。
核冬天是指,核战争引起地表面温度强烈下降的现象。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贺东仙指出,雾霾阻挡光线,导致植物得以成活的光合作用急剧减缓。
辣椒和西红柿在实验室通常需要20天左右就能生长为苗木。
然而,在北京昌平区某农场实验室经检测发现,辣椒和西红柿等蔬菜种子过了两个多月才发芽。
这意味着雾霾可能导致农业产量骤减。
中国科学院副教授梦继华也指出,不可否认近几年来中国土壤接受到的光线照射量大幅减少。
土壤污染也十分严重。
中国国土资源部去年12月公布,中国约有333万公顷耕地受到严重污染。
在排放大量污染物质的工厂附近,土壤已经不适合栽培农作物。
中国一直面临农业用水不足的困境。
去年还播出了云南地区将“牛奶河”水用作灌溉用水的画面。
李克强在全国人大会议上表示:“今年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700多亿元,支持引水调水、骨干水源、江河湖泊治理、高效节水灌溉等重点项目。
”这也是因为上述原因。
另外,中国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31个省中的6个省。
据观测,如果环境污染遭遇自然灾害,中国农业将受到严重冲击。
1990年中国城市人口的人均肉类消费量为25公斤,到2012年增至35公斤。
城市人口的乳制品消费量也从4公斤增加到14公斤。
生活富裕的中国人的肉类消费量增加后,玉米、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被用作家畜饲料。
中国养猪量达4.5亿头。
据说,猪每长1公斤需要3至5公斤谷物。
2012年中国进口了价值5.77亿美元的猪的主要饲料——玉米。
这一数字比2011年增加了192%。
相反,城市人口的年粮食消费量从1990年的130公斤减少到2012年78公斤。
但2008年至2012年的五年里,中国粮食进口额平均增长60.5%。
其中2012年比前一年激增了135.8%。
因此很有可能出现中国收入增加、肉类消费增加、粮食进口增加、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恶性循环局面。
中国政府2008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简称十七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将粮食自给率的红线定为95%。
中国领导班子去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但中国的粮食自给率2012年已经降至90%以下。
甚至有人发出警告称,从粮食进口趋势来看,自给率可能会降至80%以下。


输入 : 2014-03-12 17:31  |  更新 : 2014-03-12 17:31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