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安倍“修宪梦”缘何如此执着?

朝鲜日报驻东京特派记者 安俊勇

查看韩文原文


现行日本宪法是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后的1946年修改并颁布的。
为了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宪法禁止日本保持战斗力和发动战争,因此被称为“和平宪法”。
第一个想要修改这部宪法的人是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的外公、前首相岸信介(见图)。
他是安倍晋三最尊敬的政治家。
停战后岸信介作为甲级战犯嫌疑人被捕,获释后于1957年成为首相,他的夙愿是恢复因《日美安保条约》而受到限制的战败国日本的“独立外交权”。
岸信介1960年和美国协商后强行在国会处理了《日美安保条约》修订案,但担心日本介入战争的国民反对,将岸信介赶下了台。
岸信介当时说:“日本需要建立针对新安保条约的自主国防。
”并考虑修改和平宪法。
但岸信介下台后直到1987年去世(91岁),终究没能实现 “修宪梦”。
但这一梦想并未就此终结。
1993年39岁的外孙安倍晋三当选众议员后继承了他的遗志。
安倍晋三在被任命为官房副长官的2000年后正式提出修宪主张。
安倍晋三2006年第一次当选首相后,很快成立了咨询机构“安保法制座谈会”,执政一年里积极讨论修宪问题,2012年年底再次掌权后又重启这一机构,全面推进修宪计划。
由于修宪计划遭到强烈抗议,安倍晋三15日公开表示,内阁会议决定通过改变宪法解释的所谓“解释修宪”方式行使集体自卫权。
解释修宪方式完全可以让和平宪法失去效力,因此和修宪无异。
也就是说,安倍晋三将外公50多年前提出的修宪借口“自主国防”改装成“集体自卫权”,使日本走上再武装之路。


输入 : 2014-05-16 14:27  |  更新 : 2014-05-16 14:27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