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达集团的下降趋势更加严峻。在2012年上半年(2月至7月,普拉达集团自定会计标准)还达到36%的营收增长率继去年降至12%之后,今年上半年跌至1%。
此前这些奢侈品企业每年的增长率都达20%,但现在却处于只要不亏损就万幸的状况。这就是有人预测“奢侈品的全盛时代”实际上已经结束的原因。
◎手提包卖不出去
主要奢侈品企业业绩不佳的最大原因是,手提包在亚洲市场销量减少。此前LV、普拉达、古琦手提包一直起着“增长引擎”的作用。LV的“Speedy”系列手提包因每3秒就可以在大街上看到而得到了“3秒包”的绰号,在韩国有很高的人气。在中国、日本等韩国以外的其他亚洲国家也是如此。结果是,LV母公司2010年、2011年的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9%和22%。普拉达集团2010年至2013年年均营收增长率为21%。
但是,最近名牌包的人气已大不如前。手提包占相当大部分的普拉达集团今年上半年皮革产品部门营收减少了5%。亚洲市场营收同比减少了2%。普拉达集团本月初在公布业绩时表示:“韩国、新加坡、香港市场的业绩不如从前,营收停滞不前。”普拉达集团第一季度(自定会计标准)营业利润约减少了20%。古琦上半年的营收也减少了4.5%,营业利润减少了5.1%。
对此,这些奢侈品企业正在推出截然相反的解决方法。LV正在减少“Speedy”包等中等价产品的比重,增加300万至4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万元左右)的高级皮包的产量。而去年营业利润减少了46%的英国品牌玛百莉(Mulberry)今年年初宣布要增加价格相对低的皮包生长线。但时尚业界认为,在应对消费者的喜好变化这方面两种方案的效果都是未知数。
◎亚洲消费者发生了变化
也有人分析称,奢侈品市场萧条是相信亚洲消费者的炫耀性消费倾向,只急于上调价格的奢侈品公司造成的结果。延世大学经营学系教授吴世祖表示:“奢侈品企业虽然为打造高端形象不断上调价格,但在创造相应的稀有价值方面却未获得成功,因而开始遭到消费者的冷落。炫耀性消费倾向较强的亚洲消费者现在正将目光转向凸显自己个性的产品。”
韩国消费者最近也表现出比起炫耀被称为奢侈品的产品,更愿意购买能够表现自己独特喜好的产品。韩国一家百货商店的相关人士表示:“随着消费者比起购买人人都有的奢侈品,更愿意寻找新的东西,主要百货商店最近正在增加鲜为人知的服装品牌卖场。”
外媒分析称,从去年开始,随着中国政府展开反腐战争,LV等品牌和高档手表也跟着遭了殃。实际上,今年上半年LV集团手表和珠宝部门的营业利润足足减少了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