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左起为,麦嘉华公司总裁麦嘉华、罗杰斯控股公司董事长吉姆-罗杰斯、纽约大学教授迈克尔-斯宾塞、贝莱德集团亚洲股票投资部总裁安德鲁-斯旺
◇为何对韩股不感兴趣
美国华尔街投资大亨麦嘉华表示:“20世纪70至80年代,韩国股票在我投资的亚洲股票中所占比重达40%,股息率为6%至7%左右,相对较高,所以即使股票不涨也赚钱。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股息率跌至不到2%,这让我对韩国股票失去了兴趣。”
麦嘉华投资的股票中,韩国股票所占比重20多年来一直是零。他投资的主要是台湾、菲律宾、香港、新加坡等地企业的股票。麦嘉华说:“就连泰国、澳门企业的股息率也达到5%,所以没必要买韩国股票。”韩国股息率现在是1.1%,在美国、德国、墨西哥等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中垫底。麦嘉华指出:“韩国股市可能会在5年内沦为‘内需’股市,面临无法恢复的处境。股息率达到3%至4%左右才会考虑向韩国股市投资。”
手持4700万亿韩元资产的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集团亚洲股票投资部总裁安德鲁-斯旺表示:“韩国出口企业创造现金的能力日益提高,但由于股息率过低,企业价值有史以来一直处于被低估的状态。因此在亚洲股票基金中,对韩国市场的投资不超过20%。”根据马来西亚投资银行CIMB的资料,台湾政府对企业的现金资产征税,从而引导企业将40%至50%的利润用于分红,但台湾股票的交易价格比韩国平均高出50%以上。
◇“提高股息可增强企业竞争力”
斯宾塞表示:“企业投资各项事业后会有剩余资金,而这些剩余资金的最佳利用方法就是作为红利分给股东,这样做会促进企业发展。”微软(MS)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微软上市(IPO)后的18年里几乎没有分红,2001年至2003年每年的当期净利润仅为70亿美元左右。但2004年将750亿美元资金作为股息分给股东后,股东通过再次投资予以回报。美国经济杂志《福布斯》分析称:“微软推行强有力的分红政策后,很多优秀的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多年来一直反复向微软投资。”受高股息和股东反复投资的影响,微软当期净利润从2003年的75亿美元增至去年年底的219亿美元,增加了2倍左右,股价也同期暴涨83%。
◇小股东应行使自己的权利
如果企业提高股息,海外机构投资者以及普通投资者,即小额股东都可以获利。据世界经济论坛(WEF)201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保护小额股东利益方面,韩国在148个国家中列第124位。和2004年(29位)相比,短短9年下降了95个名次。这意味着普通小额投资者通过投资企业股票获得的利益微乎其微。
在股票投资十分活跃的国外,对于低利率时代不知在哪里存放资金的个人投资者来说,分红实际上是一种代替投资手段。德国年股息率为2.7%,是德意志银行5年定期存款利率(0.8%)的3倍以上。英国股息率为3.6%,是劳埃德银行2年定期存款利率(1.55%)的2.5倍。麦嘉华表示:“发达国家的个人投资者通过分红获得的收益大幅高于低利率债券或储蓄。韩国的实际工资上涨率较低,如果提高股息率将有助于提高家庭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