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国新兴手机制造商“一加(OnePlus)”今年5月发布的智能手机“One”和三星“Galaxy S5”、LG“G Pro2”属于同一档次。应用处理器和摄像头性能也几乎相似。但售价仅为299美元(约30万韩元,以16GB存储容量为准)。
◇源自中国的“懦夫博弈”现象
智能手机市场上开始出现源自中国的“懦夫博弈”现象。“懦夫博弈”是指企业将利润大幅降低到仅仅能维持生存的程度,从而逼死其他企业的竞争战略。这样做会导致本公司利润降到最低,因此如果竞争不是很激烈不会采用这种极端方式。
智能手机市场上出现“懦夫博弈”现象是因为技术平均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生产技术也变得触手可及。过去有些硬件和软件技术只有三星电子和苹果采用,但现在全球制造商几乎都采用同样的零配件生产智能手机。一些中国企业还采用和苹果、三星一样的摄像头。
三星电子第二季度业绩恶化也是因为智能手机领域出现“懦夫博弈”现象。中企推出价格低一半的高端产品后,三星电子中低价手机的竞争力开始减弱。这些产品积压后,就要为处理库存而提供补助等,投入巨额营销费用,导致利润下降。
◇谷歌提供设计图为降价煽风点火
提供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OS)的谷歌也为智能手机降价煽风点火。谷歌上月公开了“Android One”平价智能手机生产标准设计图。只要拥有该设计图,即使是没有设计能力的企业也能生产价格在200美元以下的智能手机。也就是说,谷歌将进入市场所需要的技术门槛降低了一级。
后起制造商低价供应零配件和现有企业相同的智能手机,从而破坏了价格体系。据市场调查企业IDC的调查结果显示,去年每部智能手机的平均价格为337美元,比2012年的387美元下降13%左右。据IDC预测,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到2017年智能手机的平均价格将降至265美元。据观测,尤其是中国、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所在的亚太地区,智能手机均价将下降到215美元。在发达国家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情况下,致力于攻占新兴市场的三星电子、LG电子等韩国企业必将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
◇韩企:现在不适合展开“懦夫博弈”
面对中国企业破坏价格体系的攻势,韩国企业推出平价机型予以应对。三星电子的“Galaxy Grand”系列、LG电子的“Optimus L”系列就是典型的例子。但由于和高价产品之间存在冲突,以及品牌形象下降等原因,企业并未大力宣传这些产品。韩国制造商相关人士称:“就内存芯片等只需满足固定性能的零配件而言,降价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竞争手段,但就智能手机而言,不同产品给用户带来的价值不同,所以不适合展开懦夫博弈。必须将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分开对待。”
但是,市场环境越来越不利于以高端产品为主的营销战略。美国彭博社9日报道称,中国政府最近向国营通信公司下达指示,要求今后3年内将为促销智能手机而向消费者提供的补助等营销费用下调400亿元人民币。促销费主要用于高端产品,这项支出减少后,高端产品销量就会减少。因此,在逐渐成为世界最大智能手机市场的中国市场上,低端产品所占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延世大学全球融合技术院院长赵晨表示:“低端产品市场扩大是不可避免的现象。韩国企业也应考虑打造低端品牌,和高端产品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