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24日宣布,自主研发的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成功进入火星轨道。“曼加里安”在印地语中是“火星探测器”的意思。去年11月发射的“曼加里安”探测器飞行6.7亿公里、历时320多天后进入火星轨道,今后6至10个月里将在轨道上拍摄火星表面,测量大气成分。
- ▲ 24日在班加罗尔市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大屏幕上出现了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祝贺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成功进入火星轨道的场面。照片=美联社、NEWSIS
在太空开发领域比中国、日本起步晚的印度成为亚洲第一个将探测器送入火星轨道的国家后,受到海外媒体的高度评价。日本和中国分别于1998年和2011年发射探测器试图送入火星轨道,但都以失败告终。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这证明印度不再是只知道耍蛇的国家,而是拥有最高端技术的核心国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印度给在太空开发领域充满野心的中国致命一击。”
政府下设的空间研究组织(ISRO)1969年成立后,印度的太空技术不断取得飞跃性进展。印度1975年利用苏联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5年后利用自主研发的火箭成功发射了卫星。印度当今的火箭发射技术已经具有很大竞争力,在代替外国发射卫星的商用火箭发射市场上成为公认的强者。韩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人造卫星KITSAT-3也是1999年利用印度火箭发射的。今年6月,德国、法国等4个国家的5颗卫星搭载印度火箭发射升空。
印度2008年发射的探月卫星“月船1号”曾在月球火山口发现了冰块。随着印度太空技术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生产应用于该领域零配件的印度企业的出口规模大幅扩大。
印度此次只用了美国九分之一的费用就成功将探测器送入火星轨道,让印度政府大受鼓舞。最近成功进入火星轨道的美国“MAVEN”号火星探测器耗资6.71亿美元,而“曼加里安”只用了7400万美元。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今年6月表示:“我们正尝试利用比制作好莱坞科幻片《地心引力》(约1亿美元)还要少的费用将探测器送入火星轨道。”强调了印度太空技术的高效性。
英国广播公司指出:“如果让印度人口均摊项目经费,每人才7美分。很多人曾认为在4亿人用不上电,6亿人用不上像样卫生间的印度,探测火星只是一个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