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尔一家餐厅,一名中年英国男子大声喊道。听到声音后,餐厅里的客人都停下来疑惑地看着这名男子。他是想向餐厅服务员要水。但他忘了自己不是在朝鲜,而是在韩国。
这名男子就是英国前驻朝鲜大使约翰·埃弗拉德。当时他刚刚结束约900天(2006年2月至2008年7月)的平壤工作。由于韩语中还带有朝鲜口音,所以每当他说韩语时,大家都会疑惑地问他“来自哪里”。
埃弗拉德曾撰写了讲述平壤工作经历的书籍《英国外交官在平壤的900天》。他结束在平壤的工作后,总会被人问及朝鲜怎么样,所以他写了这本书统一做出回答。
- ▲ 英国前驻朝大使约翰·埃弗拉德/朝鲜日报记者摄影
◇埃弗拉德的韩语实力
记者22日晚在大学路一家旅馆附近见到了最近来访首尔的埃弗拉德。当时他到首尔只有几个小时,长时间飞行的疲惫感还没有缓解。他在旅馆放下行李后来到附近茶馆和在此等候的记者见面。他在接受采访时偶尔会使用韩语。
问:您在哪里学的韩语?
“去朝鲜之前需要尽快学习韩语,所以到首尔学习了7个月。去朝鲜后我开始说在首尔学到的韩语,结果人们都听不懂。我的韩语不够好是一个原因,但朝鲜语和韩语之间存在差异也是一个原因。于是我在朝鲜找了老师重新开始学习。离开朝鲜时我的朝鲜语已经很不错了。但后来几年没有机会用,现在能力大幅下降。”
问:我一直觉得韩朝人之间沟通没有太大问题,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据说,朝鲜国防委员长金正日2001年访问俄罗斯时对随行的俄罗斯官员说,2000年和韩国前总统金大中举行首脑会谈时,金大中的话只能听懂80%。这是因为词汇用法不同。”
第二天,埃弗拉德在首尔光化门教保文库面向读者发表了演讲。自称大不如前的韩语实力无可挑剔。虽然不像原住民那样地道,但发表三四十分钟的演讲没有任何问题。他毕竟是通晓法语、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汉语并在外交领域驰骋30年的外交官。
- ▲ 图为随机探访的平壤俱乐部。该俱乐部仅在周五晚上面向居住在平壤的外国人开放。2005年非政府组织被扫除之前,这里人流不断,埃弗拉德赴任后大部分时间生意冷清。/埃弗拉德提供
◇以“口碑”传播的新闻
埃弗拉德在平壤工作期间的2006年,朝鲜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朝鲜内外不断传出金正日健康出现问题的传闻。
问:还记得朝鲜第一次进行核试验的时候吗?
“我记得很清楚。身在平壤的外交官和朝鲜外务省官员当天聚在德国大使馆举行宴会。我经过办公室时顺便打开电脑想看看BBC的新闻,结果看到了朝鲜进行核试验的消息。德国大使质问朝鲜官员‘这是怎么回事’,但朝鲜官员没有任何反应。”
问:成功进行第一次核试验后朝鲜内部氛围有何变化?
“刚开始大家都为朝鲜拥有核武器而感到开心、自豪。但几天后朝鲜朋友们问我觉得拥有核武器的代价有多大。他们很清楚拥有核武器必须付出重大代价。”
问:朝鲜人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
“朝鲜没有传播信息的途径,但信息传播速度却非常快,这是我在朝鲜生活期间最不能理解的地方之一。那时没有电邮,也没有手机。但朝鲜人很能说。他们总是不停地说。朝鲜人和亲人、朋友等自己信任的人在一起时,总会分享信息。某个信息一旦进入相互信任的群体,会以惊人的速度传播。朝鲜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可以相信’。只要是值得信任的人,什么都说。”
- ▲ 英国前驻朝大使约翰·埃弗拉德/朝鲜日报记者摄影
◇在平壤度过的900天
埃弗拉德2006年2月到朝鲜上任,这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他乘坐陈旧的朝鲜飞机抵达平壤后,等候他的是戴着毛线帽的副大使。埃弗拉德走上被积雪覆盖的坡路,和等候在那里瑟瑟发抖的同事们打招呼后,开始了平壤生活。
问:作为英国大使在朝鲜工作期间见过金正日吗?
“金正日不会约见来自帝国主义国家的大使。哈哈……偶尔会见俄罗斯和中国大使,但不见西方大使。”
问:在朝鲜生活期间最难适应的是什么?
“与众不同的程序和体制,这些东西很快就适应了。朝鲜人也吃饭、睡觉、工作,为孩子、人际关系煞费苦心。最特别之处就是和不熟悉的人交谈时只能闲聊,不能涉及其他方面。我记得有一次与朝鲜官员见面,可能谈到了朝鲜的政治体制。结果两天后就有一位朝鲜朋友来警告我不要再谈论这种话题。”
问:现在还和朝鲜朋友联系吗?
“离开朝鲜后再没回去过。我下决心不再去朝鲜,所以也没和朋友联系。和他们联系对我来说没什么,但可能会让他们面临危险。”
问:有没有怀念过平壤,想再去一次?
“平壤有好的一面。只要有钱就能吃到比韩国价格更低的美食,最重要的是生活环境非常清净。朝鲜经济落后,所以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在平壤可以看到首尔看不到的星星,还能看到鸟。”
据说,位于平壤的很多大使馆几乎都是无所事事。埃弗拉德在他的书中写道:“大使馆只是两国关系的象征,朝鲜政权将外国大使馆的存在视为在国际上受到尊重的标志,因此大使馆是为取悦朝鲜政权而存在于平壤。”有些外交官只能靠打高尔夫球和收集艺术品来打发时间,一位外交官还直言不讳地说:“在平壤生活就是带薪休假。”
- ▲ 图为,在平壤金日成广场上,无数身穿韩服的人聚在一起跳舞。观众席上的人正在摄影。/埃弗拉德提供
◇去大众澡堂洗澡只需一美元
问:可以到处旅游吗?
“虽然不自由,但还是到处转了转。平壤外面的第一个检查站距离平壤35公里远,这个范围内还可以。申请旅游许可时,有时会批准,有时不批准。不知道具体标准是什么,北韩方面也不会说不批准。只是不发许可。”
问:听说您经常去大众澡堂?
“来澡堂洗澡的大都是富有阶层,但实际上只需支付一美元,女职员就会提供毛巾等物品。几乎没有朝鲜人看过西方男人脱掉衣服的样子。脱掉衣服走进澡堂后,大家都礼貌地装作不在意。在其他国家时反而有很多人盯着看,而朝鲜人不这样。我觉得朝鲜人非常保守、严肃、有礼貌、遵守秩序,服饰、举止都很老成。”
问:平壤是不是一座面向国外的展示性城市?可以说代表了朝鲜人的真正生活状况吗?
“平壤是展示性城市。但也确实是两三百万人生活的城市。平壤人的生活水平和朝鲜人的平均生活水平大相径庭。在平壤即使吃得不好,也不会饿肚子。所有朝鲜人都想生活在平壤。平壤人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被赶出平壤。这是因为会失去平壤的生活水平以及人际关系。”
问:朝鲜人喜欢做些什么?
“朝鲜人闲暇时喜欢坐下来一边喝绿茶一边聊天。他们非常喜欢绿茶。去韩国外交部时会递上咖啡,在朝鲜则是绿茶。”
问:您觉得韩国人和朝鲜人有很大区别吗?
“韩国人都很忙,没有时间,但朝鲜人都很闲,时间充裕。即使说上几个小时也没有怨言。韩国人说很随意,不拘小节。朝鲜人有些死板,注重形式。和韩国人相比,朝鲜人更重视亲人,经常互相联络关心对方。”
◇不要回避朝鲜
问:在朝鲜外交领域亲身感受到的朝中关系是什么样的?
“朝鲜在经济上依赖中国,中国得以与朝鲜领导层接触。但中国并不希望朝鲜体制崩溃。因此,中国可以向朝鲜发挥影响力的空间极其有限。”
问:朝鲜问题专家都说朝鲜的行动难以预测。您作为外交官在当地观察过,您觉得为何会这样?
“这是因为决策者是极少数人。如果韩国要有所改变,会在一定时间内征求很多人的意见并展开讨论。但朝鲜不会这样。地位最高的人说要改变什么后,大家便照做。”
问:在朝鲜工作期间有没有产生朝鲜会推进改革开放的想法?
“这是朝鲜的一个悲剧。朝鲜普通大众都希望国家发生变化,推进改革开放。但朝鲜政权对此没有任何兴趣。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会让其丧失对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权。”
问:最想对韩国读者说什么?
“我想说的是,朝鲜人和我们一样都是人,尤其对于韩国人来说是同胞兄弟,所以不要回避他们。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漠视核和人权问题。尤其是人权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重视。”
采访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甚至错过了晚饭时间,埃弗拉德也不断打哈欠。他在采访中谈论了朝核、人权等有关朝鲜的各种焦点问题。但最让他打起精神的还是讨论朝鲜人的时候。他谈论问题时非常清楚地将朝鲜人和政权分开。他写书时也非常谨慎。在用代名词指代朝鲜人时,他不分男女都用“她”。这是因为他担心将在朝鲜看到听到的事情公诸于众后会伤害到朝鲜人。他在书中的开头部分写道:“致有资格享受更好人生的朝鲜人”。无论提出什么问题,埃弗拉德似乎都抱着这种心情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