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清28日接受本报电邮采访时表示:“从市场竞争层面看,新兴互联网金融企业与银行的竞争表面看是渠道和产品的竞争,实质上是使银行去中介化(disintermediation)的过程。”中介化是指,随着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支付、结算等现有金融公司的中介服务逐渐丧失地位,资金和顾客脱离的现象。
在美国经济杂志《福布斯》公布的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中,中国工商银行继2013年后,2014年再次荣登榜首,将埃克森美孚、摩根大通、苹果等各大跨国企业抛在后面。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排行榜是对企业营收、资产、净利润、市值等项目进行评估后得出综合评分,评分越高排名越靠前。工商银行在50个国家设有分行,总资产达3217万亿韩元,净利润达44.731万亿韩元。以下为采访全文:
- ▲ 姜建清/照片=彭博社
一、工商银行的未来发展
问:董事长5年前在接受《朝鲜日报》专访,“回答关于10年后的愿景是什么的时候”,曾经表示,“现在还不是值得高兴的时候”,“目标是要成为全球最优秀、最受尊重的银行”。那么如果假设目标为10分的话,您觉得现在已经达到了几分呢?
答:我记得上次是在2008年接受了你们的采访。从2008年末到2013年末,工商银行总资产从9.8万亿人民币增长到18.9万亿人民币,增幅接近翻番;净利润从1111.5亿人民币增长到2629.7亿人民币,增加了一倍多。在《福布斯》和《银行家》杂志公布的榜单上,我们成为全球最大企业和一级资本最大的银行;在《财富》杂志营业总收入排名中,列商业银行榜单首位。同时,我们保持了资产质量的稳定,处于国际银行业先进水平。
国际化方面,我们搭建起了全球化的网络布局,2013年底境外机构网络已拓展至40个国家和地区的329家机构,同时作为非洲主要银行——南非标准银行的最大股东,进一步进入非洲19个国家的金融市场。2013年底,境外机构总资产2092亿美元,如果把工商银行的境外机构看成是一个银行,其资产规模位列全球千家大银行第99位;2013年拨备后利润22亿美元。综合化方面,成功进入了基金、租赁、保险和投行等诸多金融领域。
应该说,经过过去几年的努力我们离全球最优秀、最受尊重的银行的目标又近了一步,但是我们永远不会给自己打满分,我行持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
问:工商银行近几年一直在不断地加快进军海外,也做了一些并购。您觉得在开展海外并购时,最重要的经验或者说哲学是什么?
答:工行从1993年到现在完成了14次并购,不包括参股台湾永丰银行20%股权、收购标银公众60%股权、收购土耳其Tekstilbank75%股权等已经宣布但还在履行监管审批手续的3项并购。
并购不是目的,工行的并购是服务于工行国际化综合化战略的。目前看,已完成的并购效果都是好的。不仅使工行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国际化综合化平台,也对全行盈利增长、经营转型发挥了有力推动作用。2013年末,工行海外并购机构总资产达1453亿美元,全年实现净利润10.5亿美元,总资产、净利润在工行全部境外机构中的占比均达到了70%左右。
一次并购如同一桩婚姻,恋爱结婚只是婚姻的开始,长久美满的婚姻需要婚后两个人的磨合与包容。研究表明,70%的并购失败是由于整合不力造成的。工行迄今的14起并购无一失败,除了合理的目标选择外,成功的并购整合是重要经验。工行收购的海外机构目前均经营良好,成功的并购整合是重要原因。整合主要有几个步骤:第一步,稳定人心。工行的做法是,坚持本地化用人原则,整合过程要快,才能达到安抚人心的目的,再有就是组成两行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过渡团队,为交割后的经营管理和整合做准备。第二步,树立信心。通过注入资本、业务和客户资源等措施让被并购企业迅速提升业绩,从而使其对新股东产生信赖并提高信心。第三步,融入集团。整合母子公司的战略、业务、产品使之产生协同效应,始终坚持本地化特色并发挥集团规模优势。第四步,整合系统。我们在海外的并购特别是中小收购,一般会把被收购机构的系统纳入工行统一的FOVA系统(即境外机构综合业务处理系统)。通过优化被并购机构的系统,实现集团一体化和本土化统筹。第五步,融合文化。
二、中国经济走向、市场趋势及工商银行的应对
问:有分析认为,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模式即将结束,您怎么看?今后5年,中国经济能继续快速增长吗?
答: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中高速增长新阶段,我们称为结构调整的转型阶段,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从世界范围看,仍然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的高速度。今后5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可以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依然广阔。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
问:阿里巴巴、腾讯等IT企业正在积极扩张。我听说,也有部分原本是银行的客户流失到阿里巴巴和腾讯公司,对此工商银行做了什么样的准备呢?另外,手机银行等互联网金融日益普及,全球来看银行的网点减少可能成为一个趋势。工商银行将如何应对呢?
答:我们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一套整体的战略谋划,我们的目标是争取通过几年超常规发展,牢固确立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领军者地位,打造出一个全新的E-ICBC。就当前来说,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快建设电商平台、直销银行平台、即时通信平台三大平台;二是加快建设支付、融资和投资理财三大产品体系;三是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四是建立健全大数据应用机制。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在年内将基本建成一个集支付、融资、金融交易、商务、信息“五大功能”于一体,较为完备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和运营体系。这四个方面有的产品已经推出,成效非常显著,比如我们基于线上B2C和线下POS消费,面向个人消费者和小微商户推出的一款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名为“逸贷”的小额信用贷款产品,目前余额已达290亿元,累计放款1213亿元。面向小微企业开发的网络融资产品网贷通,已累计向6.5万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4万亿元,余额接近3000亿元。我们为方便消费者网上小额支付,推出的快捷支付产品工银e支付,兼顾安全和便利性,目前用户已有2300万户,支付金额240亿元,远高于第三方支付交易额的增长幅度。
问:您怎么看待互联网金融业务,未来10年会对全球银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
答:互联网互动、快捷、便利的特性,改变了客户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而人们对互联网的高度依赖也正在从多个方面影响和改变着金融的现在和未来。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从客户角度看,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80后、90后新生代群体是互联网金融的主力,这些客户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随着这一群体逐渐步入事业发展成熟期,必将带来金融业态的更大改变。只有创新互联网金融,才能吸引新生代客户群体,才能形成代际传承的客户基础。从市场竞争层面看,新兴互联网金融企业与银行的竞争表面看是渠道和产品的竞争,实质上是使银行去中介化的过程,从支付功能到融资功能,如果将来信息功能也被去中介化了,那么银行就会彻底沦为金融后台和通道。
对此,商业银行必须从战略高度来应对,以开放、创新、共享的态度积极拥抱互联网,加快金融与互联网的相互适应和融合发展。近期,我们就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与发布在全行做了一次深入的战略部署,在互联网金融的领域,工行这头大象也会快跑,请你们关注我们即将推出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她将兼具互联网的便利快捷与大银行的安全专业。
三、人民币国际化
问:目前人民币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目前工商银行正在为人民币业务作什么样的准备?
答:作为全球最大的人民币银行,工商银行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依托其全球金融服务网络,将境外人民币业务范围拓展至贸易、融资、资本、服务等多个领域,创造了多项同业第一的记录。特别是在201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我行新加坡分行担任新加坡人民币清算行,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在中国境外指定人民币清算行,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里程碑事件。2014年上半年,我行累计完成跨境人民币业务量约1.7万亿人民币,清算网络覆盖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在新加坡的清算银行累计办理人民币清算达14.5万亿人民币。
从韩国市场来说,工商银行将积极参与和配合韩国离岸人民币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跨境人民币产品创新,更好地服务中韩经贸往来和促进韩国市场人民币业务发展。目前工商银行在韩国已经推出了包括存款、贷款、汇款、结算、清算、资金交易、CD发行等在内的一揽子人民币产品和服务,下一步我们还将密切与中韩两国政府和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保持沟通合作,积极在韩推出人民币债券、人民币理财等更多的人民币投资产品,努力成为韩国人民币清算、人民币交易和人民币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为中韩两国的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跨境人民币服务。
四、对韩国金融业的建议
问:工商银行也进入了韩国。那您对韩国市场及未来的潜力是怎么看的呢?
答:中韩两国互为邻国和亚洲的重要经济体。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进口来源国、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最大留学生来源国、最大海外旅行目的地国,两国已是名副其实的利益共同体。而韩国作为同时具有较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特点的国家,一直以来都是工商银行的重要发展市场之一。
问:习近平主席7月初刚刚圆满完成对韩国的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中韩经贸合作硕果累累,签署了产业、投资、金融等多项合作协议,尤其是中韩自贸区和首尔人民币清算安排都出现了重大进展,两国经贸、金融领域合作有望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商机无限,潜力无限,我们对韩国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
问:未来工商银行在韩国的发展战略是什么?是否有开展并购或通过其他方式扩大业务的意向。
答:工商银行1993年进入韩国市场,1997年正式成立首尔分行。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在韩机构已经有4家。截至6月末,在韩机构总资产已达到88.7亿美元。
我们的目标是要把首尔分行打造成一家深耕韩国金融市场、服务中韩经贸往来,对韩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贡献的本土化银行。为实现这一目标,未来几年首尔分行将重点做好中韩贸易投资往来、人民币业务、在韩中资机构和华人客户等细分市场,依托中国元素和工商银行境内外联动优势,力争成为涉中韩金融服务的重要银行。
目前,我们还暂时没有在韩国收购的意向。
问:受宏观经济环境、金融脱媒等的影响,目前韩国银行业遭遇了经营困境,您对韩资银行的经营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答:韩国有一批非常优秀的银行家,他们熟悉韩国、了解世界,相信他们会很好地应对当前遇到的问题。当前中韩经贸、金融合作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需求层出不穷,我觉得韩国的银行可以进一步加强与中资银行的合作,携起手来,共同开发广袤的中韩金融市场,并着眼于更为广阔的亚洲和全球市场,在服务贸易、投资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寻找更多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