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1997年开始启动的好丽友集团进军中国市场的发祥地,生产巧克力派、蘑古力、木糖醇口香糖等主力产品,以北京和河北省为中心向中国北部地区供应。在今年年初沈阳工厂启动前,廊坊工厂每天约生产90万块巧克力派,运往东北三省。在廊坊工厂1000名员工中,包括厂长在内只有两名韩国人。
- ▲ 上月29日,在位于北京东部朝阳公园附近的大型超市京客隆甜水园店里,好丽友的促销员正在进行“高笑美”免费品尝活动。朝鲜日报记者 摄影
生产支援部总监朴德基(音)表示:“直到21世纪初期,还没有什么订货量,职员们靠足球打发时间的空地上现在工厂林立,生产正在增加。”去年廊坊工厂的开工率为76%。好丽友去年成为首家在中国市场实现1万亿韩元销售额的韩国食品企业。在中国的销售额可以达到1万亿韩元的只有三星电子、现代汽车等韩国主要大企业。朴德基预测称:“到2016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将增至1.6万亿韩元,超出韩国国内的2倍。”
◇质量要求严格,以现金交易
其成功的核心秘诀是产品质量。特别是从巧克力派的情况来看,以压倒性的优势占据第1位,甚至到了在中国当地超市很难找到其他品牌巧克力派的程度。市场部总监金商允(音)表示:“谭哲坤总裁每天都品尝巧克力派的味道,员工也在烤箱温度异常时自行调节温度,积极的文化创造了巧克力派的奇迹。” 好丽友的质量管理也非常严格,为了统一当地各工厂使用的不同的水的味道,只使用经过净化的高档饮用水。
另一个成功的原因是现金交易。从进入中国市场初期开始,对当地中间商无一例外地坚持“现金销售”。这是因为谭哲坤总裁下达了指示:“如果为了要账,无法正常进行营业活动是不行的。”虽然是有些冒失的“原则”,但是效果明显。当地商人不会让用现金买来的巧克力派留下库存,从产品陈列开始就花费心思,销售收益就成了“没有不良的精品”的利润。
◇解读中国人情绪和“循序渐进”战略
解读中国人情绪的彻底的本地化也非常恰当。进入中国市场初期,好丽友就使用了这个中国式名字,在进行巧克力派营销时也没有使用在韩国使用的“情”这一概念,而是使用了“仁”。
员工也彻底本地化。中国1.1万名好丽友员工中,从韩国派遣的派驻人员只有43名。韩国员工中工作未满5年的只有3名,一半以上工作超过10年。其他韩国企业都没有相同的工作任期。
特别是好丽友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没有利润,但建立品牌形象之后以“忍耐战略”面对。实际上,好丽友直到在巧克力派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才逐步推出等待了7年的“蘑古力”和木糖醇口香糖(2004年)、“鲸鱼饭”(2005年)等新产品。在广州工厂开始启动的2008年推出了薯条等新产品。就是说,通过确定一个产品在当地完全站稳脚跟后再推出新产品的“循序渐进(step by step)”的方式取得了成功。
上月29日在北京市内乐天玛特见到的家庭主妇白某说:“提到好丽友,就会产生为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着想的想法。”就是说,在当地好丽友被认为是高档品牌。
好丽友总监金秀杰(音)表示:“为了增加销售额,不会盲目地增加产品的种类或随时改变营销战略。我们要遵循原则和哲学,在中国市场上以我们自己的成功方式决定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