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北韩大肃清 惯用“宗派事件”罪名

朝鲜日报记者 黄大振

查看韩文原文
北韩金日成和金正日父子过去为巩固唯一领导体制也曾利用“宗派事件”。宗派主义是指个人或派别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但在北韩是指形成派系与独裁领袖展开对抗的行为。因此,宗派主义成为背叛党、领袖和人民的行为。

金日成为了构建独裁体制,于1956年主导了所谓的“8月宗派事件”。当时,赫鲁晓夫掌握苏联政权以后,开始进行反斯大林运动。这让十分崇拜斯大林的金日成感到危机。而以金枓奉、崔昌益等为中心的“亲中派”(延安派)和以朴昌玉等为中心的“亲苏联派”要求金日成推进党内民主主义。但金日成却主张“这些人深陷修正主义”,并展开大规模思想检查,将延安派和亲苏联派全部清除。

第2次宗派事件是于1967年发生的所谓“甲山派”事件。以朴金喆、金道满、李孝淳等为中心的甲山派在光复前主要在海外展开抗日游击活动的金日成的号召下,在咸镜道等国内展开了抗日和共产主义组织活动。

在1956年宗派斗争时,甲山派帮助金日成清除了亲中和亲苏联派,并协助构建了以金日成为中心的单一领导体制。但在11年之后,自己却成为肃清对象。他们被指为向党干部传播资产阶级思想、修正主义和封建儒教思想,因此被肃清。

北韩问题专家认为,当时年仅25岁的金正日在即将接班之际主导了这起事件。就是说,由于甲山派反对金正日继承权力,感到威胁的金正日将这些人定性为宗派分子后肃清。金正日在肃清甲山派以后巩固了接班格局,并于1974年2月被正式提名为接班人。

输入 : 2013-12-10 15:38  |  更新 : 2014-12-15 13:35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