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塞尔强调对话必要性的同时还说:“和朝鲜之间的任何(对话)过程中都应该包括韩国。朝美双边谈判不是解决无核化问题的途径。”此番言论和“朝鲜不采取实质性无核化措施就不可能对话”的现有“战略忍耐”政策存在差异。有分析称,拉塞尔此番言论可能意味着奥巴马政府的朝鲜政策基调发生了变化。
前美国国务院防扩散与军控事务特别顾问罗伯特•埃因霍恩也强调了朝美直接对话的必要性。他说:“我相信美国已经做好了直接与朝鲜对话的准备。美国有必要通过‘试探性对话’了解朝鲜的真正想法。”埃因霍恩还具体提出了对话形式,包括韩朝对话、美朝中多边对话和美朝直接对话。他指出:“关于六方会谈的重启条件,没必要坚持让朝鲜事前采取措施。只要朝鲜在六方会谈重启后表现出无核化诚意就够了。”
但也有人对美朝对话持消极态度。据观测,在朝鲜拼命阻止的人权问题上,如果美国不做出让步,双方就很难恢复对话。美国想分开处理朝核和朝鲜人权问题,但如果朝鲜对人权问题提出抗议,美朝关系必然会陷入僵化局面。
在当天举行的研讨会上,中方人士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指出:“过去在朝鲜稳定和无核化问题上,我们认为稳定更重要,但现在已经倾向于无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