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十年功夫白费 韩金融竞争力江河日下

朝鲜日报记者 李锡雨/金时现

查看韩文原文

▲图为,首尔汝矣岛国际金融中心(IFC)。这一建筑象征着10年前公布的东北亚金融中心政策,但现在却没有金融公司入驻,内部大部分空间处于闲置状态。朝鲜日报记者 摄影
2003年12月11日,青瓦台和企划财政部在时任总统卢武铉主持召开的国政课题会议上隆重公布了“东北亚金融中心蓝图”。

其主旨是,在2020年之前将韩国打造成可以与日本东京和香港并驾齐驱的亚洲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在2012年之前让全球50大投资公司在韩国设立地区总部,发展壮大韩国银行和人寿保险公司,使其成为东北亚招牌金融机构。

下月将迎来这一金融中心发展蓝图公布10周年,那么,韩国究竟在通往亚洲“金融中心”的道路上走了多远呢?

据金融投资协会透露,目前,全球50大投资公司中,没有一家在韩国设立全权负责东北亚或亚洲地区事务的地区总部。也没有一家银行或保险公司可以在全球市场上与世界顶级银行或人寿保险公司展开竞争。据金融监督院的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进军国外的韩国银行分部(包括分行和法人)数量在2003年末达到94个后,10年里仅增加6个。人寿保险公司虽然也进军国外,但只在5个国家设立了8个分部。人寿保险公司去年在境外的亏损额达3500万美元。

◇外籍金融机构反而离开韩国

据韩国金融监督院的调查结果显示,以去年年末为准,进军韩国的外籍银行数量为39家,比2002年(40家)少了一家。同期,银行分行和办事处从79个减至62个,减少了17个。最近出现了外籍金融机构纷纷离开韩国的迹象。汇丰银行(HSBC)今年7月宣布在韩国市场上撤销零售银行业务后,渣打银行(SC)本月宣布要将韩国国内的分部数量减少100个。荷兰保险公司ING和英国保险公司英杰华也着手撤离韩国市场。韩国政府为象征金融中心政策而推进建设了首尔汝矣岛首尔国际金融中心(IFC)。该中心三栋建筑中最晚竣工的55层“3 IFC”建筑因没有公司入驻,整个建筑处于闲置状态。

从国家竞争力指标来看,韩国金融业正在蚕食其他产业的竞争力。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公布的全球国家竞争力排行榜,韩国在金融领域的竞争力排名分别从2003年的第23位降至2013年的第81位(WEF)、从第14位降至第28位(IMD)。

世界经济论坛在今年的报告中指出:“金融市场是韩国国家竞争力的三大弱项之一,对企业竞争力等其他领域竞争力造成阻碍。”金融产业的发展水平也是原地踏步。韩国最大的金融公司KB金融集团在全球银行中的排名仅为第68位,和2002年相同。而2001年和KB资产(1337亿美元)相当的英国籍银行渣打银行则在10多年里迅速成长,资产去年达到6365亿美元,是KB(2634亿美元)的两倍以上。因此,原本相差无几的排名大幅拉开,变成第33位(SC)和第68位(KB)。


◇后任政府未能积极延续金融政策

东北亚金融中心政策之所以陷入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后任政府没有将这一构想付诸于行动。例如,为使韩国成为金融中心,政府原计划成立“金融人才网中心”(2005年)并投入国家补助金以培养金融专业人才。但是现在,该中心人员从成立时的5人减少到1人,原本每年支援1亿韩元的国家补助金也已中断。旨在支援首尔和釜山等金融核心地区入驻的各种优惠条款也因为地方政府拖延制定相关条例、入驻企业没有申请而成为废纸一张。

金融当局过度干预也是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从银行利率到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的经营方式,再到保险公司的保险费,韩国金融当局可谓是无孔不入,这种金融环境对外籍金融机构进入韩国形成障碍。

◇“金融中心战略是不能放弃的目标”

专家指出,要想成功推进金融中心战略,必须增强金融公司的竞争力并改变金融当局的态度。富达国际投资公司代表迈克尔-里德表示:“真正的金融中心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在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自发行动和作用中诞生。金融当局应出台能保障各种市场参与者公平竞争的金融规定和支援措施。”

首尔金融论坛会长金基桓表示:“不要因为暂时没有做出成绩就自暴自弃,我们要努力实现韩元国际化并持续推进金融中心战略。金融公司不要一味指责政府并推卸责任,应该自己谋求可以提高竞争力的途径。”

输入 : 2013-11-19 16:37  |  更新 : 2014-12-18 16:17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