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所以能在过去30年里保持高速增长,是因为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与外国资本相结合,大量出口低价产品。但问题也随之出现。劳动人口减少使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失,土地价格飙升令土地红利消失。发达国家因金融危机后遗症而陷入严重的消费低迷局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正在推进将农村人口吸引到城镇的“新城镇化”政策。也就是说,要将大规模农村人口视为改革的增长动力。中国计划在今后10至20年里,将2亿至4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为此将向农民工提供城镇户籍,让他们在城镇生活,并允许他们买卖名下的土地耕种权。
以允许农民工买卖名下土地耕种权为核心内容的土地改革政策将在今后5至10年内发挥刺激内需的作用。农民工出售土地耕种权可以获得收入,利用这笔收入可以在城镇购房。因为要向进入城镇的2亿至4亿农村人口提供社保,政府的财政负担会加重,但医疗、教育、餐饮领域的消费将大幅提高。中国推行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刺激消费和增加劳动人口。
另外,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中国计划有限放宽推行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据中国预测,达到婚龄的婴儿潮一代的子女比重将在2015年达到顶点。如果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今后3至5年内将迎来生育高峰,有史以来最大的婴儿用品市场将在中国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