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洲经济低迷威胁世界经济

朝鲜日报网

查看韩文原文
“希腊退出欧元区(以欧元为单一货币的19个欧洲国家)的恐慌仅仅是一个开始。葡萄牙等无法克服经济低迷的成员国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希腊’。”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威胁世界经济的最大变数是欧洲经济低迷现象。斯蒂格利茨3日在美国经济学界最盛大的活动“美国经济学会年度学术大会”举办地美国波士顿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欧洲是美国最大的贸易对象,也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对象,欧洲经济低迷会导致中美两国经济增速放慢,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记者在“收入不均衡,世纪挑战”座谈会的举办地——波士顿万豪酒店对斯蒂格利茨进行了30多分钟的采访。座谈会结束后,他耐心地为排队等候的听众签名并合影留念。现场可以感受到诺贝尔奖获奖者的人气。

▲ 在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见到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欧洲经济很有可能像过去的日本那样陷入长期低迷,而中国经济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不大。/朝鲜日报记者 摄影

斯蒂格利茨表示:“欧元区是一个已经得到验证的失败体系。欧洲经济很有可能像经历‘失落的20年’的日本那样陷入长期低迷。”由于欧元区使用单一货币,所以特定成员国不能推行通过货币贬值扩大出口的外汇政策。基准利率的决定方也不是成员国央行,而是欧洲中央银行(ECB)。再加上2009年至2010 年欧洲发生财政危机后,欧盟(EU)一直强迫成员国推行紧缩政策,要求使财政赤字降低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以下。斯蒂格利茨指出:“希腊不能随意采取财政、货币、汇率这三大政策手段中的任何一个。完全是束手无策。”

意为希腊退出欧元区的“Grexit”(Greece和Exit的合成词)在此次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成为重要话题。这是因为一向反对加入欧元区的希腊激进左派政党“激进左翼联盟”很有可能在25日举行的大选中掌权。国际经济学界的权威专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经济学教授巴里·埃森格林3日在主题为“欧元区危机何时结束”的研讨会上指出:“Grexit现象将波及欧元区的其他危险国家,短期内产生的冲击将是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事态的一倍。”哈佛大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表示:“即使欧洲央行推行大型量化宽松政策,成功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欧元区危机难以避免。”

斯蒂格利茨表示:“欧元区要想摆脱危机,必须将错误的紧缩政策丢进垃圾桶,积极刺激经济。”同时指出:“所有成员国应发行共同承担偿还责任的欧洲债券,帮助那些因信用评级低而借不到钱的成员国。”但他预测称:“要想推行这一方案,德国等富裕国家必须分担痛苦,所以并非易事。”

对于中国经济增速放慢的问题,斯蒂格利茨表示:“虽然增速逐渐放慢,但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中国拥有数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随时可以用于刺激经济。”


斯蒂格利茨虽然对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但对去年第二季度(4月至6月)开始明显恢复的美国经济的评价却十分苛刻。他说:“美国经济复苏的原因既不是政策支援也不是经济结构的改善,而是运气,完全是靠运气。”国际油价因页岩气革命而大幅下降、美国推行量化宽松政策释放大量资金却没有引发通货膨胀,并且保持低利率水平,这些都让美国经济受益。

被问及“美国哪些地方做得好”时,斯蒂格利茨带着冷笑的表情说:“美国唯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没像欧洲那样采取紧缩政策。”斯蒂格利茨是主张政府积极干预的凯恩斯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与呼吁市场自由和减税的共和党站在对立面上。他说:“主张推行财政紧缩政策的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掌控议会成为美国经济的最大威胁。”


输入 : 2015-01-06 17:31  |  更新 : 2015-01-07 11:28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