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宜家进军韩国市场的消息传播后的第三年,其结果如何?韩森在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创下新纪录,业绩达到史上最佳。其间,韩森也实现了增长,但增长率仅为10%左右。而2013年比前一年增长29%,销售量就突破1万亿韩元,去年销售量和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3248亿韩元和1103亿韩元,增长率竟达32%。
◇实施差别化战略“人才”
韩森会长崔杨河表示:“危机让我们更加强大。”,宜家进军韩国市场反而成为使韩森彻底调整原有体系的契机。
- ▲ 图片=韩森会长崔杨河(前面)和营业、装修以及售后服务人员在韩国首尔市方背洞直销卖场看看厨房家具
据悉,韩森首先对与宜家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吸取长处,使韩森的优点最大化。崔杨河表示:“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优点为‘人才’;缺点为缺乏家居用品,卖场面积较小 。”
韩森首先使优点最大化。宜家的家具是由顾客组合家具的体系,与此相反,韩森拥有众多工作人员送货并上门装修家具。耐用性消费品的家具除了产品质量以外,设置家具左右50%的综合质量。因此送货以及设置是在顾客满意度方面重要因素之一。由此,韩森2013年将服务组织改为CEO直属机构。去年韩森在营业和设置领域雇佣了1000人。从而有5700多名的营业、设置和售后服务领域的人员来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网络,为顾客提供服务。
崔杨河表示:“韩森与宜家不同,不仅直接装修厨房、浴室以及地板等,还直接装修窗框和照明等小建材。装修管理非常严格,工作人员开玩笑地说‘我们公司不是韩森,而是夜森’。”
尽管如此,一旦有顾客投诉,相关部门负责人会在凌晨召开紧急会议,后及时处理问题。
其次,使流通渠道多元化。宜家在大型卖场销售所有商品,而韩森在流通渠道方面实现了多样化,如运营直销店及代理商,向室内装修公司及建设公司交货,电视购物销售等。尤其是大幅扩大网上购物,以低价专门制造网购产品。宜家除了欧洲部分国家之外没有正式的网店。崔杨河标示:“ 韩森去年推出的5层书柜‘sam’售价8.5万韩元,降低了15%。 该价格比宜家功能相似的书柜‘billy’更便宜。 ”
通过电视购物,专门销售厨房和浴室家具,去年创下了仅在两个小时内销售额50亿韩元的纪录。
◇取长补短
韩森采取了“取长补短”战略。首先大幅扩大了比宜家还小的卖场规模。在城市增加了2000多坪的大型直销卖场,从150坪(495平方米)左右的代理店也增至300到500坪。针对生活用品比重达到50%的宜家,韩森也增加了生活用品比重。成果令人惊喜——各卖场销售量平均增加了两倍多。
宜家通过全球采购的方式来提高价格竞争力,韩森也大刀阔斧地降低成本——实现生产线自动化和标准化;建立24小时生产体系;将交货国家扩大到中国和越南。通过此举,韩森2013年后成本降低了16%。
崔杨河表示:“宜家进军韩国市场,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要把当前的危机当做跳板。
21年以来一直担任代表理事的崔杨河会长于1973年进入大宇重工业后辞职,周边人都劝他,但他还为了实现成为会长的梦想进入了韩森,1979年韩森销售额仅为15亿韩元。他表示:“当时,我要把韩森发展成为销售额1万亿韩元的公司,遭到别人的一致嘲笑。我的目标有三个:集中投入建材项目;进军中国市场;使销售规模达到100万亿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