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讨论叙利亚、气候变化等问题之前,美国国家安全局(NSA)通过窃听等手段提前掌握和上报了潘基文的预期发言内容。在正常的交流过程中,提前获知潘基文的发言内容不会有太大帮助,不过‘无所不吃的电子馋鬼’——美国国家安全局仍坚决地履行了其职能。”
以上内容是《纽约时报》当地时间3日以前中情局(CIA)职员斯诺登披露的资料为基础,发表的综合评论报道中的一个事例。《纽约时报》报道说:“这是美国国家安全局数十年来奉行‘尽可能窃听一切’的原则,从事情报收集的生动写照。虽然内部人士也曾提出质疑,但是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当局者竟然以‘反正不会有人知道’自欺欺人。”
据斯诺登曝光的文件,美国国家安全局出于“外交利益”监听了法国、德国等国,出于“经济利益”监听了日本、巴西等国。中国、伊拉克、伊朗、俄罗斯、委内瑞拉、北韩等属于“持续监听对象”。
过去是靠分析人员查看庞大的窃听情报,难免会出现不少错漏。如今靠电脑分析,可以立刻查出很小的异常之处和长时期的变化。这意味着监听网更加细密了。《纽约时报》将美国国家安全局比做“情报机关中的亚马逊”,网购商城“亚马逊”细致分析客户信息的能力一向为人称道。《纽约时报》报道说:“美国国家安全局的阿富汗坎大哈分部上报2011年某一天的窃听内容概要,就需要15张打印纸。”
美国国家安全局大肆收集全世界范围内的手机通话、短信、聊天工具、电子邮件、社交网络、信用卡结算信息等。之后,将收集到的大数据(Big Data)存储在服务器,用超高速电脑随时进行分析。
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得克萨斯分部曾对某伊斯兰团体成员之间发送的478条电子邮件加以分析,从而成功阻止了该团体企图杀害曾讽刺伊斯兰地区的瑞典作家的计划。美国国家安全局还曾通过窃听获知中国的一个贩卖人口组织的成员即将进入美国的情报,并将该信息提供给了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
2009年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罕见地访问库尔德地区之后,美国国家安全局立刻成立配备高科技设备的小组,监视其一举一动。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名为“幽灵猎人”的项目,窃取了卫星情报和航空信号等。这个小组甚至窃听到了哈梅内伊身边人士所说的话——“这次访问要带着救护车”。
据《纽约时报》,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国家安全局一直致力于扩大组织,除了马里兰州米德堡的总部,还在佐治亚州、德克萨斯州、夏威夷州、阿拉斯加州等成立了分部。此外,还加强了设在韩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美军基地和大使馆的美国特殊情报搜集部(SCS)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