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万个博士是生命科学系的曹善美(音)。曹善美在金大秀(音)教授的指导下对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引起的记忆障碍进行了研究。今后她将作为博士后研究员在生命科学系工作。曹善美表示:“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考上韩国科学技术院的博士,能成为第1万名博士真的很神奇,非常感谢。我希望通过有益于病人的研究成为创造更加健康世界的脑部科学家。”
1971年,技术院作为韩国科学院 (KAIS) 在首尔洪陵成立。起初只开设了硕士、博士课程。之后,经历和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的合并与分离,随着1989年和位于大德的开设学士课程的韩国科学技术大学合并,具备了现在的面貌。2008年学校正式定名为韩国科学技术院。
- ▲ 上排左起:韩国科学技术院机械工程系教授梁东烈(音)、SK海力士代表董事朴盛旭(音)、三星电子存储器事业部总经理全英贤(音)、NHN娱乐公司董事长李俊昊。 下排左起:IDIS公司代表董事金英达(音)、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尹硕贤(音)、LG电子常务禹岚灿(音)、韩国科学技术院生命科学系博士毕业生曹善美。
第1位博士是1978年获得学位的现机械工程系教授梁东烈。他接受采访时表示:“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要获得博士学位就一定要去海外留学,但随着韩国科学技术院的诞生,韩国国内也能培养出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现在是即使在外国也要到韩国科学技术院留学的时代。”
韩国科学技术院成立初期,在吸引人才方面,高额奖学金和兵役特殊待遇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进入韩国科学技术院博士课程,可以作为专业研究人员代替服兵役,直到最近甚至可以不交学费学习从本科到博士课程。
韩国科学技术院培养出的本土博士在韩国企业、大学、研究所引领产业发展。据校友总会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工作地点得到确认的7400余名博士毕业生中,在企业工作的有3300余名,占45%。其次是大学(31%),政府、研究所、公共机关(21%)。
在产业界,三星电子存储器事业部总经理全英贤、SK海力士代表董事朴盛旭、三星电机代表董事李允泰(音)等人士均为毕业于韩国科学技术院的博士代表人物。去年,于2004年获得博士学位的LG电子常务禹岚灿在36岁时成为该公司最年轻的高管,引发热议。
毕业于韩国科学技术院的人士在互联网领域崭露头角。NHN娱乐公司董事长李俊昊在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开发了门户网站NAVER的搜索引擎,成为韩国最顶尖的搜索技术专家,立身扬名。NXC公司(NEXON控股公司)代表董事金政周(音)在进修硕士、博士课程后,创立了NEXON公司,将其培养成韩国最大的游戏公司。NAVER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李海镇虽然不是博士,但是在韩国科学技术院学习硕士课程时期和金政周是宿舍室友,有同甘共苦的缘分。
产业界中韩国科学技术院博士的52%在风险企业和中坚企业。数据显示,1700余名博士中有340余名是代表董事,对风险创业也非常积极。IDIS公司代表董事金英达、Satreci公司副总经理张贤硕(音)、KITE创业基金会董事长金哲焕(音)就是典型的例子。
担任大学教授的韩国科学技术院博士毕业生共有2300余名,最近被外国大学聘用的本土博士也十分引人注目。其中包括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尹硕贤、布朗大学教授金美兰(音)、英国华威大学教授郑明万(音)等。2003年以来被外国大学聘请为教授的韩国科学技术院博士毕业生有49名。在美国最多,有16名。其次是英国和澳大利亚,各有6名,新加坡有5名。
在13日举行的韩国科学技术院学位授予仪式上,共有2678名学生获得学位,其中获得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分别有522名、1241名和915名。据此,自1971年学校成立以来,共培养出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包括10403名博士、26402名硕士、14607名学士。
韩国科学技术院校长姜成模表示:“我们不会满足于过去44年的成果,我们将引导理工科教育革新并引领创新经济,培养创新、挑战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