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当局运营的主要国营企业554个中40%以上集中在平壤及其附近,三分之二的企业 重化工企业。在这500多个企业中,能够正常运营的仅有50家左右,不到10%。
韩国资产管理公社27日在首尔乐天酒店举办的“统一国家资产研究论坛”中公开了上述分析结果,这是朝鲜企业的地区和种类发展状况首次公开。该机构的创造战略开发员研究院崔利燮(音)表示:“以朝鲜产业▪企业相关资料和媒体公开的企业信息(2012-2012年)为依据对朝鲜的企业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554个企业中335个(64.1%)为机器、金属、建筑资材、化学、造船、汽车、军需等重化工企业,126个(22.7%)为食品、纤维、制纸等轻工企业。服务型企业(30个)和IT产业(15个)的比重相对较低”。
重工业中机械工业(23%)和建筑资材(18%),化学工业(15%)等比重较大,轻工业中食品业(54%)和制鞋业(25%)占了大部分。从地区分布来看,平壤特别市的企业最多,有141个,附近的平安南道81个,平安北道63个。
从企业的分布不难看出“平壤共和国”的现象依然严重。咸镜南道,咸镜北道的企业有133个(24%),黄海南道,黄海北道有52个,9.4%),江原道有39个(7%)。除了平壤及附近地区,其他地区的企业数量较少。出于安保考虑,军需企业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
首尔大学教授刘浩烈表示:“朝鲜大部分企业由于技术落后和设备老化等问题,失去竞争力,无法盈利。仅有50余家艰辛维持着正常营业。”韩国银行朝鲜经济研究市长文成民(音)表示:“如果进行出售或者结构调整,大部分企业都将被淘汰,能生存下来的寥寥无几”。
韩国资产管理公社针对在统一过程中对朝鲜企业的处理方案表示:“首先应将企业的所有权交给国家,经过2年的细致调查和市场价值评估后,对能够盈利的企业通过出售等方式实现民营化。”该机构还指出,有必要借鉴捷克的国家资产基金或波兰的国家投资资金,设立朝鲜企业管理资金,对朝鲜的企业进行高效的结构调整和出售,支援企业实现民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