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周永生教授表示“日本代表团表面上打着促进民间观光、文化交流的旅游旗号,实际上是为恢复与中国关系的政治旅游”。这将是两国解冰的重要转折点。
- ▲ 自民党二阶俊博总务会长,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
二阶俊博总务会长出发前在接受中国CCTV采访时表示:“本次访中最大的意义在于‘交流’”,“只有实现交流,才能缩短两国间的距离,增进相互信赖”。
二阶俊博总务会长曾在2月率领1400余名访韩团来到首尔,并向朴槿惠总统转交了安倍首相的亲笔信。当时朴总统强调了“解决慰安妇问题”。 二阶俊博总务会长的访韩团以观光业界士人为主,在韩国停留了四天三夜。而访中团中则包括20名日本国会议员、地方议员及民间企业家等多领域人士,计划在中国停留一周。
日本代表团自20日开始首访中国制造业中心地区广东省并非无心之举。广东省聚集了丰田、本田及日产等日本主要汽车公司工厂。据分析认为,这是要向中国传达解决好两国关系有助于两国经济发展之意。特别是21日将会见有“习近平第二”称誉的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这是获得了向中国未来权力宣传改善中日关系重要性的好机会。据悉,访中团23日将在人民大会堂礼访包括习近平在内的中国领导层。这好像是日本会见中国现在和未来的权力者,探索改善关系的方法。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梁云祥教授表示:“虽然中日之间依然存在领土、历史等结构性矛盾,但存在应该
避开武力冲突的共识”。据推测,安倍首相8月的“战后70周年谈话”和中国9月举行的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将成为中日关系的分水岭。
现在中日在经济领域需要彼此的帮助。中国在本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启动之际,需要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日本的协助。日本也无法放弃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中国。下个月6日在北京举行时隔3年的中日财长会议也正是出自这种背景。
中日自去年负责外交业务的国务委员杨洁篪和日本安全局长谷内正太郎达成包括缓和钓鱼岛紧张局面等在内的4项协议,逐渐打开了政治对话局面。这也成为习近平主席和安倍首相在北京亚太经贸组织(APEC)峰会上首次握手的契机。当时习主席虽然以始终一贯的凝重表情对待安倍,但在4月印度尼西亚再次会见时,脸上浮现出浅浅的笑容。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