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日明治遗产申遗成功 标记强征韩国劳工事实

任敏爀/许允熹 朝鲜日报记者

查看韩文原文
日本政府申报的“明治日本的产业革命遗产”5日通过审定,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日本在决定端岛煤矿等“明治产业革命遗产”载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决定会议上承认:“日本的设施在违背无数韩国人意志(against their will)的情况下强征他们在恶劣的条件下强制劳动(forced to work) 。”这是日本首次在国际上公开提及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时期强征劳工。

当地时间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德国波恩召开会议,日本在会议上承认上述内容,并表示:“为了纪念相关设施的牺牲者,将采取设置咨询中心等措施。”日本发表的讲话将以注释的形式收录进明治产业遗产申遗的决定文书中。委员会还要求日本在2017年之前提交对相关设施采取措施后的报告书,并在2018年的会议上审查履行情况。

韩国外交部长官尹炳世当天在政府首尔办公大楼举办的记者会上表示:“通过外交努力充分反映了我们的正当忧虑。从韩日避开极端对立,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这点来看,意义重大。此间日本极力反对在明治遗产上标注强征劳工的事实,但国际社会形成了‘在否认侵害人权历史的情况下不可能收录’的舆论压力,迫使日本在最后放弃否认历史。明治遗产包括在九州和山口地区8个县、11个市的23个设施。”其中端岛煤矿等7处曾经强征过57900名朝鲜人,致使94人死亡。

在日本明治遗产申遗过程中,是否包含“强制劳动”成为韩日间外交间的核心。原定于7月4日审议的日本明治工业革命遗产延迟也是因为韩日就这一问题未达成协议。

韩国政府的基本立场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本身就是在违反国际法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该背景下的征用劳工为强制劳动。”然而日本称:“虽然工作环境恶劣,但支付了劳动代价,和日本人待遇相同,无法称为强制劳动。”日本害怕标明“强制劳动”的话日后在请求权问题上可能成为新的障碍,但韩国方面一直要求日本标注。

尽管日本一直拒绝标明强征事实,但国际社会形成“韩国不反对日本相关设施申遗,日本也应该反映相关设施的‘全部历史(full history)’”的压力,令日本最终迫于压力标注强征内容。特别是世界遗产委员会议长国德国向日本施压称“日本设施的申遗决定可能推迟到明年”,据悉这点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此背景下,日本代表团团长和泉洋人在当天的会议上表示:“1940年代违背无数韩国人和其他国家国民的意志,强征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下劳动。二战当时日本政府也实施了征用政策,已准备好帮助理解这一事实的措施。”这些内容包含在申遗决定文书的注释(footnote)部分。如果说韩国获得了“实质性内容”,日本则是以降低“形式”妥协。

韩国政府当局者表示:“当初令日本无法申遗的话会更好,但实现的可能性不大。使日本首次承认‘强制劳役’意义重大。”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输入 : 2015-07-06 08:42  |  更新 : 2015-07-06 10:15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