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左起顺时针方向:维克多·雨果、肖邦、乔布斯、爱因斯坦。
德国令人骄傲的当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沦落为希特勒政权下的难民。因为他是“犹太人的后裔”,希特勒无视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成就,禁止他进行研究。当压迫变得更为严重,爱因斯坦接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职务,逃亡美国。
走遍全世界战场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也是为躲避纳粹政权而背井离乡的难民。出生于匈牙利的卡帕,在当地正式开始犹太人流放政策时,17岁的他逃难到了德国柏林,又为希特勒的犹太人迫害政策所迫,前往法国巴黎。在那里,他开始采访西班牙内乱,并获得了战地记者的名声。
作曲家弗雷德里克·肖邦,也是终生在异国期待祖国波兰独立的难民。当时波兰被俄罗斯统治,萧邦带着通过音乐宣传祖国伟大的使命,前往了奥地利的维也纳。但波兰的青年们为追求祖国主权,以俄罗斯为对象发动的“华沙革命”失败后,他因受到政治上的威胁,流亡到法国,至死也没能回到祖国。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凭借《巴黎圣母院》名声大噪后,1851年由于反对拿破仑政权,被驱逐到外国。在街头奔走示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雨果,为躲避政府的镇压,前往了比利时。然而,由于他向政府发表了批判性的文章,又被比利时驱逐,辗转于英国等岛屿,过着难民的生活。他在流亡期间写出的著作就是《悲惨世界》,这可以说是难民生活的产物。
对我们而言,近年来最著名的难民出身名人,就是苹果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2011年去世)。他的父亲阿布法塔·约翰·蒋达利,是叙利亚出身的美国移民。可以说,如果蒋达利没有为躲避祖国的暴政而成为难民,“苹果”也不会存在了。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