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之所以会下定决心,对一直以来在俄罗斯式计划经济中担任尖兵角色的精英国营企业放手,是因为低油价造成的巨大的财政赤字。西方言论分析,普京这一举动表示情况已经严重到必须尽快将这些企业的股份出售给民众来填补亏损。被称为“沙皇(皇帝)”且一直维系强韧形象的普京,这一次相当于在低油价面前举白旗投降了。出售对象还包括俄罗斯第二大银行俄罗斯外贸银行(VTB)、钻石开采公司埃罗莎以及两家石油企业。
近期,俄罗斯的经济正遭遇反复的无止尽的下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称,俄罗斯去年的经济增长率为-3.8%,今年预计还将继续跌落至-6.3%。也就是说经济连续两年出现退步。出售原油和天然气所获得的收入,占据俄罗斯财政收入40%左右的巨大比重,油价暴跌造成的致命伤是俄罗斯经济衰退的决定性原因。再加上,2014年俄罗斯强行兼并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半岛,因此遭到了西方各国的经济制裁,贸易规模大幅下降,俄罗斯经济正在遭遇双重打击。2013年,俄罗斯的人均GDP还达到了1.4万美元,去年急速缩减至0.8万美元。
普京正在连续采取应急措施。进入2016年以来,组建了经济应急管理办公室,并决定将政府开支相较当初的计划削减10%。
陷入困境的普京对外宣称,造成经济危机的原因都来自于外部。他在上个月接受德国具有影响力的报纸图片报(Bild)的采访时说道:“兼并克里米亚半岛是正当的措施,西方国家为了阻止俄罗斯的影响力变大,所以实行了经济制裁。西方国家将扩张政策延伸至东欧地区是造成西方国家与俄罗斯之间矛盾的根本原因。”
也有分析称,普京看到了突破口。因为有人提及了,法国等一部分欧洲国家到了对俄罗斯解除经济制裁的时间。欧洲也正在遭遇经济萧条,有必要重新开启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类似这样的主张也悄然出现。但即使解除了经济制裁,低油价的局面依然是难以立刻得到解决的。由此包括《金融时报》(FT)在内的西方言论预计,俄罗斯想要起死回生还是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