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彭博社
最近《金融时报》(FT)分析认为,这些政治明星的崛起并非偶然,应该看作是2012年以后世界政治出现的“强人(strongman)”全盛时代的一部分。
FT认为2012年5月普京回归俄罗斯总统宝座,是世界进入强人时代的转折点。当年11月习近平成为中国国家主席。两人分别替代了梅德韦杰夫和胡锦涛这两个温和派人物。两国媒体也纷纷强调领导人的力量和爱国主义,对其进行偶像化。同年12月在日本,宣布要打造“强大日本”的安倍晋三也成功再次执政。
继2013年叛乱之后,2014年就任埃及总统的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以及在不可能连任总统之后,于2014年改选为总统的土耳其埃尔多安等,都可划归为强人之列。上月30日,埃尔多安总统在电视演说中敦促女性生育时说“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们不要避孕”等,不断爆出特朗普级的粗鲁言论。
今年在菲律宾,杜特尔特接过了技术官僚出身的阿基诺三世总统的位子,特朗普11月挑战美国大选。
强烈的暴力倾向也成为共同特征之一。杜特尔特在担任达沃市市长时期组织自警团,对1700名犯罪嫌疑人不经法律程序就地正法;普京残酷镇压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塞西在政变当时武力镇压示威队伍,造成2500多人死亡。特朗普也在游说过程中说:“对恐怖分子进行拷问是理所当然的,连恐怖分子的家人也要处以死刑。”
FT把这种现象称为“民主主义对强人的诱惑不具备免疫力的旁证”。尽管二战当时深刻遭受过法西斯的残害,但全世界依然为强悍的领导人而狂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埃尔多安、杜特尔特、特朗普等都是通过“赢得选票”获得了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