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是20世纪美国大众音乐的代表“吟游诗人”,代表作有在全球广受喜爱的《Knocking' on Heaven's Door》和《Blowin' in the Wind》,他包揽了词曲唱作和演唱。儿时的鲍勃·迪伦是喜欢吟诵阿尔蒂尔·兰波诗歌的文学少年。
- ▲ 2001年鲍勃·迪伦在丹麦演出的照片/EPA、韩联社
鲍勃·迪伦成为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之后时隔23年首位再次获得该奖项的美国人,也是第9位美国人获奖者。颁奖礼将于12月10日举办,获奖者将获得800万克朗。
鲍勃·迪伦不仅对美国大众音乐产生了影响,对1960-1970年代韩国的民间音乐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韩大洙(音)、杨姬银、尹亨柱等韩国的吉他歌手和作曲家们当时也直接受到了鲍勃·迪伦的影响。歌手尹亨柱13日在和本报通话时表示:“1968年开始‘twin folio ’活动的时候,我们最喜欢唱的歌曲之一就是鲍勃·迪伦的《Blowin' in the Wind》。”
美国《纽约时报》从数年前开始就讨论将推选为鲍勃·迪伦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一事,称“他正在叩响诺贝尔奖之门”,引用了他的代表作《Knocking on Heaven's Door》。2008年鲍勃·迪伦获得了普利策奖。
- ▲ 鲍勃·迪伦(左)和他的音乐伙伴,也是曾经的恋人琼·贝兹 /EPA、韩联社
鲍勃·迪伦也是1960年代美国人权运动的音乐象征。1960年代初期他演唱的《Blowin' in the Wind》等民歌在美国反战运动和人权运动也被作为颂歌演唱。他在音乐方面的伟大之处不仅限于民歌歌手。1965年鲍勃·迪伦跳脱民歌音乐,开始果敢地接受摇滚音乐。只把他视为民歌音乐歌手的粉丝们甚至对他表示了嘲笑之情。但将摇滚音乐结合到民歌音乐中的鲍勃·迪伦的新尝试带来了“民谣摇滚(folk-rock)”这一新音乐风格的诞生。1960年代后期起鲍勃·迪伦还接受了乡村音乐,之后还迷上了蓝调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