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韩国与土耳其自两千年前起已是兄弟国家

俞硕在 朝鲜日报驻安卡拉特派记者

查看韩文原文
“如今被认为是兄弟国家的韩国和土耳其,两国之间的关系并非始于67年前的6·25战争。早在2000多年前,古朝鲜与匈奴就已经有交流。”

庆熙大学考古学教授姜仁旭在演讲中提及上述内容,土耳其的出席者们纷纷边瞪大眼边点头。本月23日,在土耳其中北部城市乔罗姆举行的韩国与土耳其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安纳托利亚旅程(Anatolia Odyssey)”圆桌会议。姜仁旭在演讲稿《根据考古学资料看待高句丽与突厥的关系》中称:“在土耳其民族的形成过程中,高句丽的先进技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高句丽新武器是建立突厥帝国的原动力

公元4至6世纪,将欧亚草原作为历史舞台的柔然帝国与高句丽联手对抗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而隶属于柔然帝国的突厥祖先阿史那负责生产铁质武器,在公元5世纪他们曾经生活过的阿尔泰坟墓中出土了高句丽式的铁制马镫。

▲ 韩国与土耳其建交60周年“安纳托利亚旅程”探访团到访的,位于土耳其代尼兹利的老底嘉教会遗址。位于希腊化时代城市的老底嘉教会是《启示录》中提及的七座教会之一。/韩联社

在高句丽4世纪就已经登场的这种马具,不仅能够支撑身穿铁甲的骑兵的重量,同时能够解放双手提高骑兵的战斗力。姜仁旭表示:“包括马镫在内的各种高句丽的新武器在突厥人之间广泛传播,这也成为了突厥人552年得以推翻柔然帝国,成立突厥帝国的一个契机。”

◇韩国与土耳其是古代世界的文化共同体

21日,在土耳其中部城市科尼亚举行的圆桌会议上,又石大学韩国古代史教授赵法钟(音)发表了“高句丽的石碑文化对突厥产生影响”的研究结果。与在正反两面上刻字的中国石碑不同,公元5世纪高句丽的广开土大王碑呈现出了在石柱四个面上刻字的“四面碑”的形态,这种形状的石碑在8世纪的突厥中也有出现。赵法钟表示:“《旧唐书》上记载称,668年高句丽灭亡后有一部分遗民流入突厥。这意味着在古代世界,韩国与土耳其就是有着深厚纽带关系的文化共同体。”

▲ 韩国探访团正通过赫梯文明遗迹——博阿兹卡莱(Bogazkale)哈图沙的“狮子之门”。

◇韩国与土耳其关系的人文基石

“安纳托利亚旅程”是为迎接韩国与土耳其建交60周年,韩国驻土耳其大使馆(大使赵润洙,音)与土耳其文化观光部共同邀请韩国各界专家访问土耳其并举行的活动。安纳托利亚是目前占据土耳其绝大部分领土的半岛地区。

韩国探访团由前国会议长金炯旿、汉阳大学文化人类学系教授李姬秀等26人组成。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伊恩·霍德(新石器)、土耳其恰纳卡莱3·18大学教授雷斯莱姆·阿斯兰(特洛伊)等负责当地遗址挖掘的大学者们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输入 : 2017-07-31 13:30  |  更新 : 2017-07-31 16:52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