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朝鲜继1998年8月发射“大浦洞1号”之后,第5次发射通过日本上空的导弹。第一个和第二次(2009年)、第三次(2012年)、第四次(2016年)发射时都是假借“发射人造卫星”为名,但此次却毫无预告地向日本上空发射了中程弹道导弹。
1998年的大浦洞1号飞行了7-10分钟,共计1380公里,最后坠入太平洋。因为是第一次遭遇这种情况,所以首相官邸和防卫省阵脚大乱。因为没有人造卫星,还是美国告知后,日本才知道发射导弹的事实。
但这次的应对处理方式与过去截然不同。当天朝鲜发射的导弹飞行距离约为大浦洞1号的两倍达到2700公里。日本进行了迅速且准确的应对。日本在大浦洞1号以后,投入了1.5兆日元(人民币约900万元),逐步构建了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在此过程中,因地震而磨练的技巧也助力不少。中央政府、地方自治团体、媒体都有条不紊地履行了自身的职责。
当天日本人造卫星几乎同步掌握了朝鲜发射导弹的情报并通知了首相官邸。安倍首次下达首个指示后,日本消防署通过全国瞬时警报系统(J-alert)向包括北海道在内的,日本东北部12个广域自治团体居民发送手机短信:“导弹发射。导弹发射。请到坚固的建筑物或地下避难。”居民收到短信的时间是上午6点2分,此时朝鲜导弹尚未抵达日本上空。
- ▲ “请避难。”——29日,日本政府在朝鲜发射弹道导弹5分钟后的上午6时2分,向北部12个县的居民发送了避难信息。16分钟后的6点13分,NHK电视台播出了“导弹已经飞离上空”的紧急报道。(图)/AFP,韩联社